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重启加速 技术与监管牵引核电安全“生命线”

2013-03-13 13:38来源:新华社关键词:核电安全AP1000两会聚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核电在中国已谨慎重启,安全发展如何保障?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核电行业的代表委员们指出,发展核电仍是重要方向,未来需加速技术的吸收创新、健全监管法规机制,才能牢牢把握核电安全“生命线”。

核电仍是重要发展方向

2011年,日本“3 11”地震福岛核电站受损。中国所有核电项目暂停审批,核电行业进行了全面检查和反思。

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以下简称《核安全规划》)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稳妥恢复核电正常建设。2012年12月27日,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福岛事故后,中国首次恢复核电站建设。

“这些文件的出台,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我国未来核电的稳妥发展起到非常重大的保障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炳华表示,发展核电对于保障我国未来的能源供给、调整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核燃料的能源密度大,经济效益高,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极大的优势。发展核电能够提升我国的装备制造业能力。最重要的是,核电作为清洁能源,能够改变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70%以上依赖化石燃料的现状。

技术消化再创新有待加强

毫无疑问,安全是未来我国核电发展的生命线。“核一旦出现问题,对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王炳华说。

牵引生命线一头的是核电技术开发。《核安全规划》特别提出,未来我国核电站建设要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严格的标准”;新建核电站机组必须符合第三代安全标准。

业内人士认为,相比于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使用的第二代核电机组,第三代机组能够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目前,世界两种主流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分别是AP1000和EPR机组。依据路线图,我国正在经历对这两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安全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两会聚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