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市场正文

布朗:不容错过的中国绿色建筑领域蓝海

2013-03-28 10:05来源:上海商报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太阳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家评析(李坤城)

把握技术优势,寻找细分市场的蓝海

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建筑节能工程行业具有“高新技术、投资消费双驱动、朝阳产业”三个新特征:从行业属性来看,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一定技术、资质和经验壁垒;从增长驱动因素来看,投资消费双驱动,市场空间广阔,弱周期特征比较明显;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属于朝阳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

驱动节能行业特别是建筑节能高速增长的力量主要有: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和城镇化建设,消费升级逐步启动,节能减排政策推动。其中,前两个因素主要是通过驱动建筑业高增长,进而带动建筑节能行业高增长;后两者主要通过推动存量建筑结构调整,推动建筑智能工程及节能行业增速超过建筑业整体增速。

节能建筑与传统非节能建筑相比,可节能10%-30%。中国政府当前正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其中节能建筑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2008年以来,美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19.6%,预计到2020年收入将增至199亿美元。截至2010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从47.3亿元递增到836.29亿元,增长了16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十一五”期间节能服务产业拉动社会资本投资累计超过1800亿元。作为节能行业当中重要一环的建筑节能细分行业,空气置换能源回收系统发展形成了一片细分市场的行业蓝海。布朗公司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融合先进技术,找到自己的定位,无疑顺应了国家节能减排大趋势的要求,抓住了行业发展的契机,也为自己带来了利润的增长。

中国建筑能耗约占到社会总能耗的四分之一,是未来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的比重也会逐步上升,未来20年内有可能达到35%,未来十年内,中国将一直面临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建筑智能工程、建筑节能服务作为国家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因此,握有IAQ技术优势的布朗公司,不妨再更多关注公共建筑节能环保领域,提高自身的一体化建筑节能方案设计及实施的水平。如果在空气置换以外,能够未雨绸缪,在动节能膜、太阳能发电等其他新材料、新技术领域,再多寻找几个盈利增长点,并加强建筑节能的整体整合能力,将能大大提高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从而使自己在战略上立于不败之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建筑查看更多>节能建筑查看更多>太阳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