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节能余热余压市场正文

“新四万亿”袭来 余热余压“大集团环保军”登场

2013-04-01 14:20来源:中国机电工业关键词:余热余压发电机组节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商业模式的创新

熟悉射击和乒乓球团体赛的人会发现,获胜的关键往往并不在于团队中最厉害的选手,而是在于相对最落后的选手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队的最终竞争力。现在,这种体育竞争中的“短板效应”正极为相似地出现在世界流体工业的商业竞争中。

“现在的竞争已经远远过了拼单个产品技术和价值的时代,现在拼的是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是一个体系的竞争力”,当被问到带头成立分会对于陕鼓集团最大的意义在哪里时,印建安给出了这样的解释,“过去多年时间我发现,跨国公司真正厉害的地方可能并不在一个单点上,而是它们依靠组团作战和协同效应而获得的系统竞争力,而这个是中国企业最缺乏的,因为我们都是游兵散勇,结果人家来的是集团军,并且十分注重配合与协同作战,那我们在竞争中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这一点在流体工业中特别明显。”

实际上,余压余热能量回收利用是典型的系统工程,其产品涉及领域多、覆盖面广、参与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的企业比较多。过去多年,由于在余压余热能量回收利用工作上缺乏统一规划、协调、指导,严重制约了中国余压余热能量回收利用工作的快速发展。而与此同时,国际著名公司却大都集中精力在打造“系统解决方案”上,不是几家企业分工协作,就是一家多元化的公司内部形成“协同效应”。

以陕鼓为例,虽然其自身已经在流体工业领域的诸多核心设备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但相比较国外诸如GE、西门子、三菱重工等跨国公司,在“系统集成”方面,却依然略逊一筹。在这种情况下,迅速整合资源组建“集团军”整体作战,成了对陕鼓面对迅速膨胀的中国能量回收市场而言,能否抓住机遇取得竞争砝码堪称生死攸关的一步棋对陕鼓如此,对参加分会的其他企业,更是如此。

“我很感慨,今天这个分会成立得到60多家行业相关方的参与支持,而且基本上大家都是基于市场经济自发选择参加的,这跟我们以往大多数行业协会作为政府转型,或者由政府主导、牵头完全不同,我觉得这说明我们的市场经济条件正在成熟,大家看到了一起做这样一件事的意义”,当选分会理事长后,陕鼓集团董事长印建安以这样一段话开始了自己的当选感言。

令外界始料不及的是,在分会已有的60多名会员单位中,除了像陕鼓集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来自产、学、研领域的参与者之外,更引入了数家终端市场客户和金融机构,而这一切的最终的目则在于创新“商业模式”。

由于能量回收装备属于一次性投资相对较高的系统项目,无论是使用客户还是装备供应商,项目初始投资与后续运营均需要不小的资金投入,这使得引入金融机构进行运营投资变得极为重要,此时,牵头者陕鼓集团的优势之一得到了充分的彰显:陕鼓在过往一直努力由单纯的设备供应商向服务运营商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使用金融杠杆进行项目运营的经验。

“这个协会根本的立足点在于能够共同推动产业和行业的发展,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关键不是说你的企业厂房设备怎么样,你的规模技术有多少,而是看你能为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应该站在客户的产业链系统上考虑问题,创新为客户解决问题的模式,客户是推动产业发展与进步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最终是大家一起,解决产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技术、市场、资金各方面问题。”

上述印建安关于分会成立带来的“产业价值”的论述,赢得参与会员代表持久的掌声,因为很有可能,这个新近成立的二级行业协会,不但会是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最终足以与跨国公司分庭抗衡的“大集团军”,更会成为中国工业经济开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代表性事件之一,更有甚者,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条件日益成熟、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实际需要而自发联手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无论如何,在若干年以后,假如有机会重温这段历史,人们或许会惊讶于这几十家企业在今日所做的决定,并连连感叹道:“原来,历史是从那一天开始的。”(记者 卢飞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余热余压查看更多>发电机组查看更多>节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