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技术正文

我国煤化工技术获重大突破 填补国际空白

2013-04-12 11:45来源:中国华电集团关键词:煤化工华电集团煤制芳烃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攻关,清华大学率先在国际上开发成功甲醇制芳烃的催化剂和便于大型化工业生产的流化床甲醇制芳烃的连续反应再生技术。为了加快实现技术的产业化,清华大学与华电集团采取“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开发其成套工业技术。

2012年,世界首套万吨级甲醇制芳烃工业试验装置在华电煤业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建成。2013年1月投料试车成功,2013年3月18日,该项技术通过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

“绿色化学”理念贯穿该项技术

长期以来,煤化工产业上一方面存在技术上的诸多难题,另一方面就是环保问题,那么此次华电研发的煤制芳烃技术是否攻克了这两大难题?在4月1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代表鉴定委员会专家组给出的意见是:流化床甲醇制芳烃催化剂的成功开发为煤制芳烃成套工业技术开发奠定了基础,流化床煤基甲醇制芳烃成套技术创新性强,总体处于同类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

“这项技术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核心流化床装置操作非常平稳、弹性大,连续化与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甲醇可以实现完全转化,3.07吨甲醇就可以生产1吨芳烃,并副产大量氢气,工艺废水不含氨氮,废气不含硫氮。”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说。

记者获悉,煤制芳烃技术的研发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绿色化学”的理念:煤基甲醇生产工艺经历了脱硫、脱氮处理,使产生的芳烃不含硫氮等杂质;甲醇芳构化过程产生的氢气,可以返回甲醇合成单元,以调整合成气的碳氢比达到增产的目的;过程中产生的甲烷和乙烷,可以作为燃料为系统提供热量,也可以作为制氢原料提供氢源,在下一步研发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催化剂和工艺的研发,进一步将甲烷和乙烷转化为芳烃;甲醇芳构化过程产生的工艺废水可通过处理返回煤制合成气单元;同时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疏干水可以供给煤化工部分,通过煤矿、电厂和化工厂的能量与物料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和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标。

华电煤业董事长丁焕德告诉记者:“就企业自身来说,积极开发应用煤制芳烃技术,能够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以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据悉,华电陕西榆林煤化工基地年内全面启动,世界首套百万吨煤制芳烃示范装置将逐步实现工业化。

我国煤炭资源多数分布在西部地区,该技术的工业化还将带动配套下游聚酯、化纤、纺织等产业的发展,将极大地促进中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尽管技术已经研发成功,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告诉本报记者:“技术研发成功只是第一步,要实现产业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必须一步一步来,我估计这个时间至少在3~5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华电集团查看更多>煤制芳烃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