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九龙江:水电站千座 野香鱼绝迹

2013-05-22 11:00来源:科技日报关键词:水电站小水电水电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233种脊椎动物面临灭绝,约44%的野生动物呈数量下降趋势;内陆淡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长江白鳍豚功能性灭绝,江豚也濒临灭绝边缘。在福建省九龙江,被誉为“淡水鱼之王”的野生香鱼也早已绝迹。

香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脊背上有一条香脂的腔道,能散发香味,十分罕见。它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福建省也把香鱼列入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与白鳍豚、中华鲟等相似,香鱼也是洄游性鱼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遥感应用室主任王维博士介绍,每年秋末冬初,香鱼在九龙江中上游大量排卵,鱼卵随江水漂流到金门附近海域,在台湾海峡繁殖成小鱼。春后,随着水温回升,小香鱼成群结队离海溯江而上,寻找水质清新、温度较低的山间溪、江、河作为短期定居生活地。

王维强调,除滥捞滥捕、九龙江污染加剧、水质恶化外,整个九龙江流域水电站密布,大坝阻断了香鱼洄游路径,导致生境破碎化也是野生香鱼迅速绝迹的主要原因。

九龙江是福建第二大河流,流经龙岩、漳州、厦门三市,共有9个河口入海,并因此得名。九龙江可能是我国水电站最密集的河流之一,全流域总长2000公里,密布着数量巨大的水电站。据统计,仅占九龙江一隅的华安县就有228座水电站;2010年,漳州已有大小水电站920座;龙岩2007年年底的统计数字更高达1072座。

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珞平教授曾表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累积性效应十分显著,九龙江流域的河流生态系统已被严重破坏,原有自然的河流水生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

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不仅仅是野生香鱼。在九龙江,曾生活着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黿、二级保护动物鳗鲡在内的众多水生物种。1981年龙岩市有鱼类53类,如今其中的30多种已绝迹;漳州在1984年有167个鱼种,目前野生种类几乎全部绝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站查看更多>小水电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