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韩媒披露:97年台湾谋划输出朝鲜核废料

2013-05-24 14:47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关键词:核废料核电站台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韩国朝野群情鼎沸

不出所料,台朝核处理协议一经公开,立即招来一片指责声。1997年1月30日,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KINS)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起申诉,韩国民间组织还与台湾环境运动联盟(TEPU)联手开展“反对韩半岛核垃圾场化”运动。当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特别大会上,时任韩国总统金泳三呼吁国际舆论反对台朝核合作,绿色和平组织秘书长泰勒·鲍德也反对朝鲜接受台湾核废料,“支持韩国和台湾环保团体的抵抗运动”。至于存心与国民党当局对抗的民进党,更是趁机攻讦台朝核协议。

面对汹汹舆情,台湾当局起初表现得“无所畏惧”。1997年1月23日,台官方表明“南韩无权干涉我方核处理行为”的立场,还拿1985年通过的、旨在规范核废料转运的《巴塞尔公约》做挡箭牌,称公约允许具备条件的当事方相互转运核废料。1月27日,台当局又强调向朝鲜运送核废料纯属“商业行为”,希望韩国不要将此事上升到政治高度。后来,有消息人士向韩联社透露,台湾“原子能委员会”成员曾受邀进入朝鲜平山坑道现场检查,朝方还出示了核废料处理点的设计图及技术、建设等相关文件,以显示自身具备相关能力。

随着台朝核合作加紧进行,韩国的抗议活动步步升级。1997年2月,韩国环境运动联合会在汉城(今首尔)光华门外的台湾驻韩代表处门前示威,并递交写给“总统”李登辉的抗议书,宣称“朝鲜核废料场距汉城不到100公里……台湾将自己无法处理的危险品转让给经济困难的朝鲜,是威胁亚洲和平的严峻挑战”。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指出,朝鲜平山填埋区的坑道非常浅,很可能造成核物质泄漏,况且核处理设施的建设周期一般为5至10年,朝鲜在短短两年里根本无法完成正规储藏设施的建设。同时,核物质一旦外泄,会对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考虑到朝鲜半岛的地下水系都是相连的,即使事故出在朝鲜境内,韩国也会遭殃。

同样让韩国方面忧虑的,是核废料的海上运输难题。由于黄海(韩国称西海)水位较浅,一旦发生沉船或搁浅,就容易导致严重的核泄漏,有消息称,朝鲜只肯派遣800吨级的货船运送核废料,这就需要往返100次以上才能运完,中途出现意外的几率大大增加。

计划泡汤可能是因美方施压

《新东亚》认为,台湾和朝鲜都表示“绝不让步”,但在阻止朝鲜获得核废料这一点上,韩国与美国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尽管大众媒体至今没有掌握其中内情,但台湾当局在最后关头突然“偃旗息鼓”,自行中断了对朝输核事宜,相信其中有华盛顿暗中施压。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2001年,台当局重提向朝鲜运送核废料。1月31日至2月3日,韩国国会4名议员集体前往台湾抗议,议员李相圭当面对台方接待人士说:“战争是威胁人类的最危险行为,你们向北韩倾倒核废料比战争还要危险!”韩国议员在台期间,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潘大鲁(音)也表示:“国民党一直欺骗兰屿居民,这无疑是对他们的灭种政策,如果将核废料运到北韩,同样是反人类行为,我们支持南韩的立场,核废料必须在台湾处理掉。”

局势再度僵持不下之际,美国政府再度派员前往台湾。迫于外界强力斡旋,台当局不得不宣布,鉴于“朝鲜在运输及处理核物质技术上的不足”,“暂不适合在朝处理台湾核电站产生的废料”。2001年2月11日,台湾“监察委员”林秋山在接受韩国《中央日报》采访时表示:“应先在北韩设立安全监督机构,以证明它具备核废料处理能力。”但他否认彻底放弃与朝鲜的协议,“这不太可能,台湾不会给外界留下屈服于南韩的印象”。

虽然台湾口头上坚持不放弃履行协议,但内心确实顾忌与韩国的关系受损,尤其是担心此事进一步影响台湾的“国际生存空间”。另一方面,朝鲜始终不同意台湾再派检查团赴平山核处理设施调查,台方便顺势将核废料运输计划“高高挂起”。2004年3月,有消息称,平壤方面抗议台湾搁置运输核废料的协定,并要求重签核废料处理协议,台当局未予理睬。至此,持续了近10年的“台朝核废料风波”总算暂告一段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