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国际正文

高能源成本狙击欧洲“工业复兴梦”(图)

2013-05-29 10:09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页岩气能源碳排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整体经济竞争力堪忧

5月16日,欧洲商界领袖齐聚布鲁塞尔参加一年一度的欧洲企业峰会(EuropeanBusinessSummit),重点商讨欧盟委员会的“欧洲再工业化”提案。根据提案,欧盟计划到2020年让工业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从目前的15.6%提高至20%。然而部分出席峰会的企业高管显然不像政客那么有信心,他们不但认为上述目标过于浮夸,甚至担心欧盟面临的挑战不是如何实现再工业化,而是如何避免去工业化。

一方面,由于欧盟陷入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经济衰退,不少欧盟企业无力应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经营生产蒙受损失;另一方面,得益于页岩气产量激增,美国工业成本显著降低,再工业化趋势明显,导致美国企业逐渐成为欧盟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主要威胁。

除此之外,美国《华尔街日报》还认为,享受政府大幅补贴扶持和低廉生产成本的中国企业也是令欧盟企业头痛的对手。欧盟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和两家中国通讯设备商华为、中兴的“双反调查”有可能升级。但也有欧盟高管认为,随着中国逐渐适应世贸规则,“中国有可能不再是威胁,而会成为国际市场不再遭另眼相待的一员”。

然而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全部,更非核心。在本届峰会上,参会代表一致认为,真正让欧盟企业烦心的是欧盟境内居高不下的能源成本。欧盟能源价格是世界最高水平,而欧盟政客鼓吹的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生产力的能源市场一体化至今仍是纸上谈兵。

而欧盟严格的减排目标则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可能导致欧盟企业竞争优势荡然无存。荷兰环境评估局数据称,实际上,欧盟碳排放量只占全球总量的11%,远低于美国和中国。

受经济衰退、能源需求降低影响,欧盟碳排量近年屡创新低,并且这种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不断攀升的能源价格促使欧盟境内不少能源密集型企业纷纷关闭,钢铁和铝业最受打击。而为满足需求,欧盟不得不从其他并不节能环保的地区进口相关产品。

看似欧盟减少了排放,实际上是向外转移了排放,这种学术上被称为“碳泄漏”的现象说明,欧盟的做法有可能导致全球碳排放总量上升。

初衷与结果南辕北辙对欧盟政策制定者而言并非新事物。美国福克斯商业网指出,尽管欧盟制定了一系列保障能源安全、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但不见低排放的天然气使用量上升,倒见高排放的煤炭使用量不断扩大。

因此不少人认为,此时提出“再工业化”是开历史的倒车。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拉米在16日欧盟企业峰会上发言就指出,服务与生产环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商品与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不过,人们在峰会上听到的也不尽是坏消息。瑞典企业爱立信董事长兼欧洲工业企业家圆桌会议主席雷夫·约翰森(LeifJohansson)就强调,南欧部分国家进行的经济改革已初现成效,同时随着欧元崩溃论的消弭,外界对欧盟的投资热情也将逐渐回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