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香港人为什么比台湾人能忍受核电?

2013-06-06 15:58来源:能源关键词:核电站核四核电安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台湾和香港尽管都是华人世界中的发达经济体,但在面对诸如环保、核电等公众问题时,为何反应却大不相同?

核四,是两个多月来台湾社会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从江宜桦主动提出就核四的存废进行“公投”,到反核大游行,一直到现在,除了政治人物之外,更耀眼的还有一大批站出来反核的明星:阮经天、张震、蔡康永、伊能静、林志玲……

简单的说,所谓核四,就是第四座核电厂,当然之前就已经有了核一、核二、核三。虽然听起来比较遥远,但其实你可能有过亲身接触——如果你去过台湾最南端的垦丁,在南湾景区向西看,就会看到一座座大风车,那其实就是核三所在地。核三的存在,使得恒春半岛被限制开发,是这里得以保留自然风貌的原因之一。

而核一、核二,则和建设中的核四一样,在台湾的另一端——东北角的新北市。这里不如垦丁那样知名,但也有着海天一色的自然风光,核四所在的贡寮区为雪山山脉之起点,有长达三公里的金黄沙滩。

核电厂这样选址,是很正常的,因为核电不像水电、风电一样只能在特定地点,唯一的地理要求就是在海边,以便用海水来冷化。除此之外,就要考虑电力需求来自何方,尽量靠近大都市——当然又不能太靠近,而要选择人口稀少的地方。台湾的两处核电基地,正是选择靠近台北、高雄的海边。

虽说是郊野,其实这里离台北市也只有30公里。这正是反核人士的理由之一:日本福岛事故,政府划定的疏散范围是20公里,如果按照美国领事馆建议的80公里疏散,就包括了整个台北、桃园800万人口。

选址,正是核电站面临的一个两难选择:既不能离城市太近,又不能太远。而其实选择核电本身就是一个两难。清洁、安全、可靠又便宜的能源,当然是所有人都希望,可是现实中这是鱼和熊掌的选择。

比如水电,曾经被认为是清洁能源,但是现在也被发现有着诸多问题;破坏生态、地质安全、移民……而且有较大水力发电潜力的地方,往往都是偏远的峡谷地区,台湾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现在台湾比例最高的火力发电(72%),用的大多是煤(40%),别的不说,单是减少碳排放就是很大的压力了。

至于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现在技术都没有成熟到能大规模应用的程度。冬天去澎湖的时候,路上曾看到数百座风车在东北季风的呼啸中飞速旋转着,场面蔚为壮观,可是就是在澎湖,这样的风也不是每天都有的。

核电,如果不出事故的话,其实是最便宜、也最没污染的能源。当然,有核废料处理的问题,不过核一到核三的核废料已经在兰屿小岛上废弃了很多年了,除了岛上的原住民,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的又有多少人呢?人,总是短视的。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既看不到远离我们的问题,也不会看到太久远的问题。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反核在全世界风行一时,不久又逐渐消逝,就是在其发源地德国也一样。直到福岛核事故,人们忽然又发现,核电站是会出事的。

只是,出事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人类的经验教训还不足以让我们得出充分的判断——这其实是一件幸事。不过在反核声浪的压制下,现在主张续建核四的人,已经放弃了核电到底安不安全的问题,转而论述核四停建的经济损失。

其实,在我看来,比核四是停建还是续建更为重要的是,利用现在民众的热情,更深入的探讨能源政策以致经济发展战略。核四停建,并不会经济崩溃;建成“无核家园”,不会自然获得美好的未来。轰轰烈烈的运动之后,还应该学会如何理性的讨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站查看更多>核四查看更多>核电安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