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南水北调东线供水效益有多大

2013-06-09 13:11来源:经济日报关键词:南水北调水利枢纽水利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5月30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段开始试通水,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向今年三季度通水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南水北调东线供水范围涉及江苏、安徽、山东3省的21个地级市和71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直接供水受益人口近6000万。

5月31日,南水北调东线试通水圆满结束,江苏全省9个梯级18座泵站、17条河道、40多座水闸工程参与运行,累计抽水44946万立方米。

“试通水一看工程运行情况、二看水质达标情况。”江苏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张劲松说,这两个目标都已达到。这也意味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拉开了从工程建设向运行转变的大幕。

“投资省、效率高”,这6个字,可以说是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高度概括。

“花了124亿元,就增加了36亿立方米的用水,可谓点石成金。”张劲松说,36亿立方米中,江苏占了19亿立方米,山东占了13亿立方米,剩下水量则供给安徽省洪泽湖周边地区。

江苏降雨南丰北枯。苏南雨量充沛、水源丰富,但苏北地区既有洪水威胁又是缺水地区。上世纪60年代,江苏省为了解决苏北灌溉的问题,开始“江水北调”的进程,借助京杭大运河,建设了包括江都在内的9个梯级泵站,输水干线长404千米,覆盖苏中、苏北7个市、面积6.3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00万公顷。

为解决苏北地区缺水做出重大贡献的“江水北调”,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来,江苏还有20亿立方米的用水缺口,东线一期工程将给全省增加19亿立方米的供水量,解决了省内用水问题。”张劲松说。东线一期工程开通后,江苏省用水高峰时期农民灌溉的用水保证率从70%提高至80%。

东线工程的效益显然不止“解渴”那么简单:“除了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问题外,南水北调还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京杭大运河的航运能力、改善了水利设施条件。”张劲松说。

“有了充足的水源供应能够有效改善水质,但根本还是要控制污染源。”根据国务院的《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江苏投资60亿元完成了102个项目,分为14个治污单元,水质的6个主要指标都达到了地表三类水指标。

东线工程的建设过程,也是水利设施整体改善的过程,兼具防洪、排涝功能的综合型泵站,是东线工程的一大特色。

“在东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很多改变。”张劲松说,从“要你治污”到“我要治污”,水环境的改善越来越被地方重视,老百姓的环保观念也越来越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水北调查看更多>水利枢纽查看更多>水利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