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页岩气开发不应踟蹰不前

2013-06-26 09:20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页岩气开发页岩气革命页岩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美国页岩气开发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加拿大、英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亚欧国家都在进行页岩气勘探,欲追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脚步,制衡世界能源版图的新格局。相对,中国在这一领域工作也早已展开,并在2009年即与美国签署了页岩气领域合作备忘录,在2010年,又与美国制订并签署了中美页岩气资源工作行动计划。同年,中石油在四川威远打下第一口页岩气井,并成功采气。

由于页岩气勘采成本高、后续生产投入大且产量下滑过快等因素,中石油在四川及页岩气储量丰沛的西部地区,未能实现页岩气的商业化生产。曾有人粗算,国内一口页岩气井的投入约在1亿元,参考已经成功采气的气井11000立方米的日产气量,按照目前天然气平均市价计算,至少须稳定产气10年甚至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而这还不算其中的输气与管理等其他支出。更重要的是,页岩气矿井的特点是第一年高产,日产可达上万立方米,但第二年产量急转直下,第三年甚至只能维持起初的三成产量,难以保证平稳生产。

因此,目前国内虽然已经过两轮气田招标,同时制定了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和刺激页岩气产业的专项补贴,但整体页岩气产业的发展进度依旧缓慢—拥有技术及气田资源的油气企业对页岩气矿井投建谨慎,而欲通过进军页岩气产业进入油气行业的民间资本,又缺失勘采技术和优质气田资源,难以推进项目开展。

有学界人士以页岩气储量难以准确勘测、水压裂法开采不适合西部缺水及人口密集地区、污染地下深水层严重等问题为由,建议高层直接搁置页岩气项目开发工作,转而评估推广生产技术更为成熟、生产成本相对低廉的煤层气和致密气项目,以及发展天然气资源的生产。

我们认为,业界提及诸多困难和重重阻力,主要集中在生产技术瓶颈及投入产出风险方面,但在美国为首的多国竞相投入大量资金、精力,用于页岩气等非常规燃气资源及生物质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开发的大背景下,能源需求持续快速释放、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的中国更应及时跟进,客服阻力,审慎推进页岩气产业发展,而不应踟蹰不前,最终被别国落下错失主动。

另考虑美国为对应世界石油危机引发的能源价格飞涨,进而采取的投资海外能源项目、多元化引入新型能源等一系列举动,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应加强。而首当其冲的是,目前掌握绝对量优质页岩气田资源的三桶油及延长石油为主的四家石油企业,青睐生产常规油气资源产品,垄断油气传输管道,对页岩气资源占而不采,已经阻碍了页岩气产业的整体发展。为此,鼓励、引导油企引入符合条件的行外及民营资本、国际技术领先企业的加入,将是国内推进页岩气资源开采的首要工作。此外,近年三桶油为首的油企通过并购也得到了不少国际先进的油气资源勘采技术,也应被积极引入,为中国的页岩气产业推进贡献力量。

眼下,山东四部门联合下发加快页岩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将打造东营、青岛、烟台、潍坊、德州五大页岩气装备制造基地;重庆也在两江新区投建页岩气工业园;湖北鄂西也组织开展页岩气勘探工作,预计后期还将有地区投入到页岩气产业的推进工作中,促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

因此,尽管目前页岩气开发面临一些困难,我们不要停下前进的步伐。(作者为安邦咨询能源研究员陈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革命查看更多>页岩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