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中国核电制造业的飞跃

2013-06-28 14:37来源:中国核能关键词:核电设备核电技术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Q:记者:与国际几大核电设备制造商相比,上海电气有何优势,差距在哪里?

A:陈总:上海电气涉足核电30多年,在技术、人才、管理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近七、八年又实现了产业化发展。与国际几大核电设备制造商相比,我们在能力提升的能级、速率、技术研发投入和成果方面具有优势。主要差距是以质量为核心的核安全文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制造工艺与流程还需要固化和优化,在管理幅度与深度上与行业发展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Q:记者:上海电气提供的所有核级设备在核电站运行如何?

A:陈总:截至目前,上海电气已交付20套反应堆堆内构件、17套控制棒驱动机构、3台反应堆压力容器、27台蒸汽发生器、6台稳压器、7台汽轮机、8台发电机,总共89台套核电主设备,现场返修率低,投用安全、性能可靠。

我们提供给秦山一期的蒸汽发生器运行20多年,至今无一根U型管堵管,红沿河1号机组冷试成功、宁德2号反应堆压力容器发运,业主都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

Q:记者:核级设备的研发制造对上海电气的整体产业水平有哪些拉动?

A:陈总:首先,使上海电气在核岛主设备、常规岛主设备、仪控仪表、配套锻件上实现了产业链配套。其次,集团以项目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主设备和大型锻件为重点,走出了一条向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发展道路,实现了核电关键设备的批量供货。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核级设备的研发制造,上海电气在技术、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在技术提升上,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及自主攻关,目前二代改进技术已成功应用,三代及高温气冷堆技术正在产品制造中验证;管理提升方面,结合核安全文化建设和“世界级工厂”的创建,在核电产品的高质量、合同产品的按期交付的不断检验中,对企业的管理体系、管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Q:记者:核电发展规划调整后,我国核电建设速度放缓,制造业出现部分能力放空问题,这种情况给集团经营带来哪些困难和压力?

A:陈总:我国核电制造业正处于稳定成长和“爬坡”“走出去”的能力培育关键时期,特别是在人才、技能、工艺、标准、核安全文化和质量意识等方面,需要保持核电建设的连续性,以保持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稳定性。核电设备投资大、周期长、产业依赖度高,政策依赖性强,更需要长期稳定的核电发展规划予以指导。

核电规划调整后、核电订单会明显减少,合同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竞争会进入价格比拼状态,其结果是大大压缩了产品制造的利润空间,加大了投入扩能的资金回收压力,对人员稳定、企业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Q:记者:希望采取什么措施,继续保证核电设备制造能力和人员技术水平不下降?

A:陈总:保持政策的稳定性,以一定量的核电项目建设作为产业依托,使国家核电发展规划与高端制造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避免因大起大落带来的产能放空、人才资源流失,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在与陈干锦对话中,记者深切感到这位肩负着上海核电设备制造业发展重任的年轻领导干部,对来之不易的中国核电设备制造业的能力积累、技术进步成就十分珍惜,对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充满期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设备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