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环境规划院发布煤炭消费控制规划报告

2013-08-05 16:11来源: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关键词:天然气发电燃煤电厂大气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框架体系

(一)政策内涵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是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煤炭消费总量为核心的能源与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其基本出发点是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使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并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从

源头上实现多污染物综合控制与节能减碳。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包含三大关键要素:一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范围,二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三是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和行业分配。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对象应是燃煤污染严重、迫切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空气质量的区域,基于空气质量改善要求与煤炭消费控制的现实条件,客观设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随着空气质量改善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煤炭使用技术与政策的变化,不同时期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要进行相应调整。

(二)框架体系

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政策体系,涵盖宏观经济政治决策、能源与环境管理、社会文化引导等诸多领域,包括发展战略、规划、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多重调控手段,并由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技术装备、文化氛围等作为支撑。目的是促进煤炭需求总量控制,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和煤炭利用结构,应用先进的燃煤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降低煤炭消费的污染物排放量。政策框架如图1所示。

首先要科学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未来生活水平、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进行正确定位,合理设定GDP增速,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煤炭消费需求;其次要调整能源发展战略,从以粗放的供给满足增长过快需求的模式,转变为以科学的供给保障合理需求的能源供需新模式,并积极发展天然气、核电、水电等非煤能源,为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创造条件;第三,要从全局角度对地区和行业发展进行优化部署,基于环境承载力安排耗煤产业的空间布局;第四,通过法律法规、排放标准、行政审批、经济政策等综合手段,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对节能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发展等予以扶持;第五,建立重点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管理制度,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第六,加快发展洁净煤技术、高效用能技术、先进发电技术等,突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技术瓶颈;最后,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和清洁生产。

 

(三)实施路线图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在2020年以前,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转向科学发展轨道、决定能源转型的攻坚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期,在此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应实现重大调整,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和结构将有显著变化。通过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能源发展将出现历史性的转折,其标志是:节能、提效达到先进水平,能源结构明显改善,煤炭年利用量越过峰值,煤炭科学、安全生产和洁净化利用达到先进水平,燃煤污染问题基本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1]。基于以上战略判断,并从空气质量改善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就应该探索实施区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尤其是在空气污染严重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动经济转型,为节能减排和空气质量达标创造条件;“十三五”应结合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战略,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范围扩大到其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2020年~2030年期间,结合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需求,择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从控制模式上看,近期建议采取区域控制与行业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模式,远期应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需求,将国家总量控制提上议事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阅读下一篇
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