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评论正文

面对企业移动安全 CIO不能鼠目寸光

2013-08-06 10:48来源:IT168关键词:CIO信息安全企业管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结论就是,基于上述情况对IT基础架构所产生的大幅改变,单凭传统的IT管理,根本无计可施,很难提出有效的对应策略,因为源自于移动设备所产生的安全威胁,并不在以往IT管理所预设的剧本里头。

资安业者提醒,目前大家所设想到的移动安全情境,可能仅止于冰山的一角,换言之,它们只会是下一波大浪潮的开端,在此前提下,企业及组织必须以较长远的眼光,看待此一新趋势所带来的变革。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某家资安厂商,暂且撇开任何病毒感染或恶意攻击等变量,只单纯地假设员工不小心在外遗失了智能型手机,并以此作为实验主题,刻意制造50台智能型手机遗失在外的情境,当然,每台手机也都被置入了经过变造的企业机敏个资。

与此同时,该业者也透过远端监控方式,密切追踪手机拾获者的后续动作;藉由实验结果显示,有96%比例的拾获者,曾读取手机内的个人资料,83%拾获者意图存取有关企业的应用程序及资料,当然,也有多达70%拾获者,把前述两件事情都做足了,也就是同时存取个人及企业的程序或资料。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企业亟欲善加保存的机密资料,可能只是因为一台智能型手机的遗失,进而散落于外部不知名人士手中,即便这些人并未针对特定目标企业有所图谋,尚且可能酿成莫大危害,倘若是虎视眈眈的黑客出手,那么情况势必更加难以收拾。看到这里,企业岂能继续对此掉以轻心?

推展移动安全至少须做到几件事 如此看来,BYOD或IT消费化似乎潜藏了层层危机,彷彿将令企业陷入防不胜防的梦魇,既然如此可怕,那么该如何推展相关防护措施。

其实企业也无须自己吓自己,只要谨守几个重要原则,大致就能明哲保身。首先,IT管理不妨先有所反思,究竟哪些环节,可能酿成信息安全缺口,以利于后续展开补强动作。

经过综合整理,多数企业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第一,如何降低管理移动设备的成本及资源,尤其当高阶主管人人都在使用智能型设备,IT管理者应该思索管理之道;第二,如何保护公司资料,尤其当这些设备遗失或遭窃,该如何是好?值此时刻,IT管理者必须先厘清,哪些个人设备当中存在着公司资料,然后设法针对这些个人设备,清楚区分公司资料及个人资料。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IO查看更多>信息安全查看更多>企业管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