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云计算评论正文

通信产业的“棱镜”机遇

2013-08-06 10:58来源:中国品牌关键词:信息安全存储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当中国的华为们因为美国的“国家信息安全”而苦苦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一个月前,一起由美国前特工爱德华·斯诺登掀起的“棱镜泄密门”,给了华为们最大的竞争者重重一击。美国思科公司毫无意外的卷入了“棱镜门”,华为们开始抓住这次“棱镜”机遇,从自己的后院抄思科后路的反击。

被外企霸占的国内市场

长期以来,国内存储市场一直被外企所霸占。数据显示,国外存储厂商占据国内存储市场80%以上的份额,单IBM从存储到服务器份额都超过国内所有厂家之和;非国产存储产品占据国计民生行业比例惊人,其中金融业占据90%,交通行业超过80%,电信行业超过90%。

由于外企在中国存储市场早已形成近乎垄断的格局,使得我国在存储领域长期处于无法自主可控的局面。然而,由于存储产业门槛较高,因此中国存储厂商很多都是OEM国外品牌,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可控,这也为我国信息安全埋下了一定隐患。于是,“谁能扛起我国自主存储的大旗”就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华为凭借其在存储领域超过10年的持续投入和积累,依托“存以智用,融以致远”的创新理念,成功从Other Vendors阵营跃居主流厂家阵营,成为首个进入Gartner全球主流存储厂家名单的中国企业。

尽管如此,当思科在中国市场经营的顺风顺水之时,华为和中兴为首的中国品牌却迟迟无法进入到美国市场,“国家安全”成为了挡在华为中兴们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政治壁垒。

“棱镜门”机遇

正当美国大肆渲染中国军方对美国的网络黑客攻击之时,一场“棱镜泄密门”让美国政府的一切“正义”宣扬戛然而止:斯诺登爆料显示美国政府对互联网进行了全方位的秘密监视,让美国极力宣扬的所谓的互联网自由成为笑谈,真正体现了美国版“互联网无隐私”。

对中国而言,微软和思科两大公司的卷入尤为值得警惕,而斯诺登揭露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思科路由器监控中国网络和电脑,则更加直接证明了中国互联网安全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除了关注香港将如何处理斯诺登所蕴含的“大国博弈”内涵之外,如何“收拾”思科们则能更加直接表明中国政府在对待国家安全上的态度。而这对于国内的信息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

传统上,中国很少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设立贸易壁垒,这一点在思科、微软、IBM在中国市场的高歌猛进就可以看出,即使思科路由器在中国屡屡爆出问题,也没有使用这一美国式“潜规则”,但不意味着中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各种质疑声中,思科在华的第二大客户中国联通,已经开始更换思科网络设备,2012年10月,中国联通宣布China169骨干网江苏无锡节点核心集群路由器已搬迁完成,思科设备遭弃用。而且中国联通还称,不排除有其他省级公司继续弃用思科产品。当时,这被解读为中国对美国对中国华为中兴等公司的歧视所做出的反击。

现在,思科与美国政府的“深度”合作被曝光,中国政府需要用最快的速度以“安全”的名义确立核心领域,如通信、金融、政府、军警等,对这些领域所应用的美国设备进行统计和调查;接下来,对核心领域的设备进行安全认证,设立安全壁垒,并对计划进入这些领域的国际供应商资质进行“听证”,且严格控制单个国家、单一供应商的市场份额。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安全查看更多>存储查看更多>云计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