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自动化市场正文

国产PLC仍需努力 OEM市场或成下一竞争高地?

2013-08-14 10:34来源:控制网关键词:PLC自动化控制系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2年, 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与ControLogix系列产品一脉相承的CompactLogix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不仅具有灵活性高、开发时间短、简便易用的特点,而且其简化的功能、紧凑型的设计使其将罗克韦尔自动化集成架构的优势扩展到中、小型应用,为OEM客户提供最优选择。

无独有偶,2013年,施耐德电气隆重推出“睿易”系列,特别针对中国OEM客户在自动化生产及成本投入方面的核心价值诉求,具备性能卓越、可靠安全、简单应用与高性价比等协同优势。"睿易"系列包含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运动控制、人机界面等产品,一经推出就得到了暖通空调、电梯、包装等行业的普遍认可。

OEM是否会成为下一个PLC的竞争高地?还需拭目以待。

国产PLC,仍需努力

作为离散控制的首选产品,PLC在我国的应用已有30年的历史,PLC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以来,应用增长十分迅速。PLC进入中国时最初是从成套设备引进应用,由于PLC价格昂贵,引进的PLC主要用于冶金、电力、自动化生产线等大的设备和系统。在引进国外PLC产品的过程中,我国也曾组织相关单位消化、吸收PLC的关键技术,试图对PLC进行国产化。但终究因为缺乏资金和后续研究力量、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没能成功实现产业化。

截止到目前,中国PLC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依然是被国外产品所占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引进、吸收进行国产化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一批国产PLC厂商,如台达、和利时公司、腾控公司等。尽管他们的规模不一样,且主要都集中在中小型PLC领域,但这些厂商凭借较好的性价比的确赢得了一些市场份额。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国产品牌并没有满足于中小型PLC的应用,一些有较强实力的公司也开始将触角伸向了中大型PLC领域。

2012年,台达面向高端应用领域推出了模块化中型可编程控制器—AH500系列,该系列产品继承了台达PLC稳定优良的性能特点外,与市场上同类型产品相比,AH500系列中型PLC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它采用全模块化设计,方便系统升级和扩展;它采用高度整合的软件和界面,内建丰富的功能模块,拥有扩展模块功能齐全、节省用户配置成本和维护成本等特色,适用于中高端工厂自动化、楼宇自动化以及过程自动化领域。

而另一国产PLC领军企业——和利时集团也率先开始了国产大型PLC的研究,并推出了LK系列大型PLC。LK系列大型PLC自面世以来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设计,在多个重大项目中经受住了现场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与检阅,并满足了复杂的用户需求。为满足各行业控制系统互联、通讯与共享的要求,LK系列大型PLC通过开放式系统设计、合理的通讯接口设置和丰富的通讯方式在业界备受好评。

随着中国“十二五”产业升级要求的提出,中国PLC市场增长空间无限,这也必然会使得这个群雄逐鹿的“战场”更加硝烟四起。国产品牌虽然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增长,还尚需时间的考验,尤其是抢占大中型PLC市场的份额,将是未来本土PLC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样,占有先天优势的外资品牌也不可“轻敌”,还需在保证产品性能、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方能“稳坐江山”。

其实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外资品牌,这个市场都足够容纳。每家企业也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策略,重要的是如何发现自身的优势所在,为客户创造出差异化的价值,开拓出一条适合于自身的发展道路。如果仅仅是单凭价格的“厮杀”,恐怕很难长久立足于市场之中。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