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运维市场正文

国外风电设备企业成长三要素:石油危机、补贴支持和区域保护

2013-08-15 11:14来源:国家能源网关键词:风电设备风电补贴风电发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风电催生了丹麦年营业额达 30 亿欧元的庞大产业,满足了丹麦人的用电需求,更以先行者的角色占领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丹麦的风机量产始于上世纪70 年代,除了维斯塔斯和博努斯(Bonus,2004 年被西门子收购)这两家享誉世界的风机生产厂商外,丹麦还有大量风机零部件制造厂商和众多小型供货商。全球现役风机中有1/3 来自丹麦,而欧洲海上风机则有90%为丹麦制造,美国在建的首个海上风电项目科德角也已确定将使用丹麦风机。在丹麦的能源类技术设备出口中,风电占到70%。

德国风电受益区域保护和政府补贴,形成完整的全产业链

德国是欧洲最强大的经济体,也是风电发展的先驱。同样,1973 年石油危机时期是其风电大发展的时期,德国政府对风力发电技术研发给予了大量的财政支持,支持经费仅次于美国。与美国类似,政府支持风电研发的高峰是在80 年代,这段时间的大额投入对德国研发兆瓦级风电设备大有裨益。但是后来,政府资助也时断时续。

1989 年7 月德国研究和技术部支持风电示范项目,按电量给予税收返还性质的补贴,开始的支持规模为100MW,后来扩大到250MW。政府为这些风电机组提供了10 年的税收返还补贴,要求这些风电机组的制造商和所有人配合国家开展的测试和评估,从而帮助改进德国风电机组研发的技术标准。虽然这个项目开展了很有限的研究,但使风电设备制造商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设备,这些额外的获利使他们有钱投入到自己的风电技术研发活动。这个项目将一直延续到2008 年,与购电法一起为德国的风电场建设和风电技术研发的投资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尽管德国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开发国内风能资源时,国产风电机组就主导国内市场,但由于丹麦的风电设备制造商在国际市场的主导作用,德国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在国内市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些政府的政策直接为德国制造商提供了异于外国供应者的优势。除了塬有的两种税务机制外,德国还采用了一定的手段,表面上是为了促进增长和渗透能力,但这些手段尤其使德国的风机制造商受益于其它的国外竞争者。其中一个例子是前面讨论过的提供额外的“税收返还”政策的100MW/250MW 项目,叁分之二以上的总项目基金使用了德国制造的风机。除此之外,表面目标为评估的设计方案里又一次明显偏向于本地生产商,这也是从地区角度支持德国工业的进一步证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补贴查看更多>风电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