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神木疯狂过后:煤老板的崩塌

2013-08-22 11:51来源:《财经天下》 卜祥 李铁 时会理关键词:神木煤炭价格五大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民皆贷

如果只停留于煤矿的开采、买卖,刘旭明的生意将维持在实业状态。在煤矿买卖过程中,刘旭明有时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民营企业,到银行寻求贷款困难重重,刘转而回神木寻求富人集资,煤矿买卖完成之后,再把钱连本带利还回去。在一次次的低借高还的循环中,他的生意逐渐脱离实体。

2008年的一天,胡荣刚在神木县遇见了西装革履的刘旭明。“当时刘旭明开着豪车,好多老板请他吃饭,并带我一起去。”胡荣刚说,他和刘旭明是多年未见的同学,再次聚首时,发现对方已然发达了。

“我觉得他做得挺大的,于是就相信他,给他投了钱。”

那时,神木县内借贷风刚开始不久,大多发生于朋友、熟人间。借贷最早来自煤矿,有些煤矿主为买下一座矿,需要在十来天时间内凑齐上亿甚至10亿的资金到指定账户,等拿下煤矿之后,资金再迅速加息返回。当地银行系统根本无法满足此类需求。

不过,神木人正慢慢对此习以为常。“500万元借出,49天时间,煤矿分红可以达到490万元。”贺峰说,这类事情经常在身边发生。神木县最高分红纪录发生在永兴乡,有人入股1万,分红时达600万。本刊记者到永兴乡探访,发现村子里只剩下外地人和几个本地老人,暴富后的村民都搬到城里去了。

2008年到2009年,胡荣刚把大笔资金借给刘旭明,投入到乌海的中山煤矿以及一个当地的煤厂,都获得了可观的分红,这让他对刘旭明佩服不已。

刘旭明的堂侄刘羽(化名),与胡荣刚的经历基本相似。2011年4月,刘羽遇到一个几年未见的朋友,这位朋友称当初借给刘旭明200万元,分红时连本带利分到380万。身边的财富事件深深地刺激了刘羽,于是,他想抓住刘旭明这棵大树,快速实现财富梦想。

刘羽从银行贷了几十万,又以月息3分的高利贷凑了700万,会同当地人吴义平和李云军,三人凑了4000万,分两次给刘旭明的会计刘彩英打款,买下了刘旭明所属中山煤矿一个井田。这天,吴义平记得很清楚,正好是汶川大地震3周年。刘旭明答应他们,20天内就能开工。

可等了两个月,中山煤矿依然未能开工。三人无奈找到刘旭明,希望能有个解决办法。刘旭明出乎意料的爽快,按月息3.5分给4000万支付了利息。刘羽、吴义平和李云军,每人都赚了可观的利息差价。

4000万对于三个普通人而言不是小数目--那是在中国其他地方,在神木,你需要的只是胆量。

2004年之后,受煤炭经济带动,神木的县城版图扩大了3倍,新房子修到了西边的河堤和山上,榆林“南六县”、延长、关中和西安等地的人纷纷云集于神木。神木的酒店、宾馆、KTV、餐馆、洗头房、汽贸等不断有新店开业。由于县城夹在东西两座山当中,“鞭炮隔一会儿炸一阵,动静非常大”。

急剧膨胀的实业需求以及煤矿价格的节节攀升,导致神木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炒矿所需要的资金不是小数目,这使得煤老板成为对高利贷需求最强烈的人群。在政府控制下的金融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资金渴求的情况下,民间借贷开始井喷。

2008年,神木县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成立,而后各类贷款公司、典当行等钱庄应运而生。到2012年时,神木县有银行类金融机构达21家,是长江以北地区银行最多的县;还有小额贷款公司22家,数量为陕西各县之冠,注册资本总额近27亿元。这还不包括大量的民间地下金融公司。

当地的陕西神木农村商业银行(即陕西农村信用合作社),推行了一项颇为激进的政策:只要有可靠的人担保,一两百万元的贷款无需抵押,只需签个字即可。早期的个人老板投资商铺或饭店,至少有一半的钱来自农村商业银行。

此外,通过熟人,当地人可以以月息1分的低利率从银行贷出钱来,然后放到典当行或小额贷款公司去,直接可以加到月息2分,甚至更多。只要能贷到款,就可以吃差价。这种模式,神木超过一半的人参与过。在神木有一句话,叫全民皆贷。这样的借贷,在煤炭业方兴未艾的鄂尔多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神木县法院后来公布的信息看,2011年审理的679件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95%以上月利息在3分左右,甚至有的在3分半以上,而放款利息则普遍超过3分,有的达到了3分,折合年利息为60%,已经逼近当时煤炭利润的上限。

农村商业银行的激进做法,帮助很多人实现了梦想。负面影响是,此种做法扰乱了神木农村金融市场,造成高利贷全民普及,谁不参与谁就傻瓜。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风潮让人们逐渐丧失了本应该有的风险意识。

“这种做法几乎就是不劳而获,纯粹是数字游戏。”贺峰说,有人甚至凭借这样的手段一年赚千万以上。高峰时期,神木的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达到1000多家,甚至注册一个商贸公司、烟酒行都可以借款放款。慢慢地,似乎所有的人都有钱,都在找项目。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刘旭明告诉刘羽、吴义平和李云军,如果本金不退,将会有一个大煤矿,很快就能分红,比例是50%,“照顾一下你们”。

当时,吴义平有把大部分资金撤出、留下几百万入股的念头。毕竟,吴义平投入的2600万,大部分是来自高利贷。但是刘羽动了心,他主动去做吴义平的工作,劝他继续留下本金一起入股,“再入股一次,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吴义平最终没有坚持自己的意见。为求心安,吴义平找到刘旭明,让他开具了原始股入股凭据。事后,刘羽向记者坦言:“拿了刘旭明分红的人,极少数见好就收的,大多数人选择连本带利继续投入。”

类似与刘旭明做生意只赚不赔的例子通过口碑相传,使他迅速成为神木炙手可热的人物。刘旭明轶事流转颇多,早期的一个例子是,在乌海时,刘旭明看着一个开洒水车的小伙子实在,就给那人开了高薪,果断挖到自己公司。后来那小伙子跟着刘旭明发了财,买了丰田车,在乌海也买了房。

更为人所看重的,是刘旭明与神木政商名人间的关系。他通过王凤华、王凤义兄弟,接触到神木当地知名企业家王凤君、刘银娥等人。王凤君于2003年开始做化工行业,是神木煤炭经济转型的代表人物。而刘银娥早年以开小卖部起家,事业横跨煤炭、化工以及农业,成为县、市和省三级人大代表。“刘旭明与他们都有资金、生意上的往来。”吴义平称。

生意上声名鹊起,刘旭明同时开始走政治路线。2009年,他创建神木中学旭明基金,第二年出资200万元将基金扩充,先后资助30名贫困大学生以及奖励神木中学优秀教师。2009年底,刘还出资50万元修整了村里公路。2010年神木县“三大基金”筹款时,他捐了1000万元。随后,荣誉接踵而至。2011年,他被评为神木“十大杰出青年”,并成为当地政协委员。

政商两界的力量合拧在一起,让刘旭明头上产生了“可靠”的光环。这时的刘旭明,正越来越神秘,“言语不多,高深莫测的样子”。吴义平回忆,唯一一次让他觉得不靠谱之处是刘旭明在歌厅找了两个小姐。“那么年轻,自称一年赚30亿,却去找小姐,事业做不了太大。”

刘旭明式的成功对神木年轻人的影响非常大。当地刚毕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多数无心具体工作。他们开始向刘旭明学习,先贷款借钱,买上好车“武装”自己,出入高档娱乐场所,表现出有钱人的样子,然后再借贷盈利。憧憬富人生活的青年人,喜欢的不是单调的娱乐方式,而是当上富人的那种感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神木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五大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