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专家描绘生物质发电技术画卷

2013-08-27 13:25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燃气发电生物柴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力国际前沿工作

“致力于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资源分散、稳定性差、转换效率低等瓶颈问题,在重要方向上作出前瞻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创新贡献,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和有社会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及研究成果,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国内一流科研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辐射基地。”吴能友如是表述该实验室的发展目标。

在寻找新绿色能源,二氧化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以及农村能源与地区发展研究方面,实验室正在加大力度。在该所“一二四”发展规划中,重点是要在“生物质能源高值化转化与规模化利用”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独立系统应用示范”两个方面取得突破,以解决制约我国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

“加强系统性研究,解决关键技术,形成企业需要的解决方案,一直是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思路之一。广东省好多企业打算拟通过与其合作,找到新能源替代重油,共同研究,争取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重点支持。”吴能友说。

他表示:“在生物质方面,我们作为国内主要单位承担国家项目,还受有关单位委托以自己的技术研制了多个万吨级生物柴油示范项目,其规模如天津3万吨,温州的则达10万吨。”

“去年我们研制的生物柴油装置销往越南,今年同样是我们研制的千吨级航空燃料填补了国内空白。从2009年开始,我们所就是科技部牵头的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力求解决生物质产业发展遇到的技术问题。”从吴能友上述这些表述中记者了解到,依托广州能源所的这个重点实验室正在从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不仅如此,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实验室形成多学科交叉的多层次研究方向,构建了多途径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既有农林废弃物和有机废弃物,也有能源草和能源藻。产品包括生物质发电、液体燃料、气体燃料、固体致密成型燃料和生物基化工品,引领国内产业技术发展,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质能源研究机构。

不惧困难与时俱进

“我们是一个体量不大的研究所,缺乏更多的领军人才。”吴能友坦言,在发展的路上实验室面临着不少困难。

他坦言,从发展角度看,该重点实验室及其依托的广州能源所进行基础研究,尚缺乏领军人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工作、与时俱进,才能作出更大贡献。

吴能友认为,未来,在生物质能源方面,将以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目标,进行生物质能源多途径转化的应用示范,突破生物能源资源分散和成本较高的制约,形成适合于我国资源特点的生物质能源商业化解决方案,建成一个具有明确战略定位、资源共享、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放研究平台。

在非碳可再生能源方面:将开发大规模、低成本直接利用太阳能的核心技术(包括工业热利用、光催化利用等),推动太阳能非发电工业利用的新模式;开发海洋能/深层地热高效发电关键技术,为未来大规模利用新型可再生资源提供支撑。通过单项技术的应用,引领、推动非碳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

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方面,将根据社区、城镇、农村、海岛等的不同需求,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通过多能互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构建和稳定运行,提高独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稳定性,突破可再生能源资源分散及不稳定性的制约,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模式的转变。

在低碳发展方面,将面向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趋势,研究低碳发展机制和战略,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及应用示范,为国家、地区能源开发和经济低碳发展提供依据。

谈及重点实验室的未来,吴能友认为,一方面是要整合相关研究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协同创新能力、争取和完成重大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合理吸纳流动人才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燃气发电查看更多>生物柴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