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专家描绘生物质发电技术画卷

2013-08-27 13:25来源:中国科学报关键词:生物质发电燃气发电生物柴油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延伸阅读

重大成果一览

1.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能源化循环利用系列技术研究及应用

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提出基于有机固体废弃物降解差异性的最大限度资源化与能源化综合利用模式,研发出生物转化和热转化系统技术、成套装备和系列高值化绿色产品。

在实验过程中研发了垃圾自动分选、高值化预处理调质以及二次污染削减控制等技术及生产可燃气、热蒸汽和电力等热转化关键技术,为固体废弃物能源化清洁利用系统工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其开发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减容率达到95%以上、资源化利用率达85%。该成果已在国内外推广应用,累计处理量超过4550万吨,推广生物有机肥672万亩,每年节省重油8.42万吨,经济效益约30亿元。该项目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生物柴油连续绿色生产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应用

该项目促进了固体催化剂在生物柴油生产行业中的应用,突破了以地沟油作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工艺很难连续的瓶颈。首次在国内使用无水纯化净化生物柴油,实现生物柴油无污染、绿色化生产。通过模块化工艺设计,促进了生物柴油设备标准化的发展,优化国内现有生物柴油产业结构,提高生物柴油行业竞争力。目前已与龙岩、天津、香港、温州等多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推动了生物柴油产业应用和技术市场的进程。

3.千吨级生物质气化合成二甲醚示范装置

玻生物质DME可替代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居民的生活用能,可作为车用动力燃料、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等。采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在广东博罗中试基地建成千吨级生物质气化合成二甲醚示范装置,并一次投料试车成功,实现全流程贯通。目前运行结果表明,目标产物二甲醚选择性达90%以上。

该系统以资源丰富的农林废弃物为原料,经气化合成转化为高品位的二甲醚(DME)燃料并联产电力和高附加值产品。千吨级生物质气化合成二甲醚示范装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产权的生物质气化合成二甲醚技术初步具备产业化能力,对生物质化工的高端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4.高效太阳能吸热涂层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该项目经过技术攻关,最终形成了一套以连续真空镀膜方法在平板集热器板芯上制备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成熟技术方案,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套太阳能集热板芯卷绕镀膜年产3万m2中试生产线,实现了太阳能吸热涂层连续、稳定、低成本、无污染制备。

该项目解决了关键材料、制备工艺、生产装备方面的诸多难题,获得了一整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自主研制了成本仅为国际同行的1/5的成套生产装备,整个生产过程零污染、零排放,纯绿色制备。成本低、性能高的磁控溅射镀膜涂层的生产,势必打破国内市场被德国镀膜产品垄断的局面,为我国平板集热器产业往高性能方向发展及提升全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物质发电查看更多>燃气发电查看更多>生物柴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