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评论正文

大数据:“智慧城市”的引擎 是否大得难以处理?

2013-09-03 10:31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整合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信息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节能减排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和覆盖面广的特点以及家用电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对家用电器进行在线管理,或进行用电量用电时段分析。既能实现我们熟知的自动抄表等功能,还可在线实时获取能源使用情况,做到对相关能源的实时监控,及时调控,并为电费分时定价提供合理依据。

在道路出行方面,大数据下的智慧交通,就是融合传感器、监控视频和GPS等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甚至与气象监测设备产生的天气状况等数据相结合,通过对道路交通信息的实时挖掘,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快速响应突发状况,为城市交通的良性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例如:结合行车方向、车辆数量、交通拥挤情况等信息,推荐最佳的出行方式和路线,从而有效实现车辆路径调度和交通拥堵疏通,减少市民通行时间。

综上所述,大数据技术为城市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但真正获取有效的决策信息,还得依靠城市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经验与智慧,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发掘应用点,进行相关数据的提取和关联,建立科学的分析模型,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

大数据是否大的难以处理?

尽管现如今的企业对于大数据项目充满了热情,但究竟有多少关于大数据的探讨最终变成了实际执行的大数据项目呢?到底是哪些因素阻碍了企业对于大数据项目的实施呢?

该项调查的重点是基于用户对于大数据的“三大特性”(数据量、种类、输入和处理速度)的态度进行的采访,这三大特性定义了大数据。截至到七月,有140多名香港地区的IT专业人士参与了这项仍在进行中的调查。

大数据项目从讨论到正式部署

首先统计的是受访者所在企业目前的状态和对大数据采用的计划。调查结果显示,采用率很低,仅有五分之一(20.1%)的受访专业人士表示,他们的企业目前正在使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生产,另外,有9.7%的机构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实施大数据项目。

但也有40.3%的IT专业人士表示,他们所在的企业没有任何实施大数据项目的计划。而表示不确定的受访者也占到了29.5%的比例。

对于该项新兴技术采用的趋势和态度不同的企业各有不同:大多数企业往往对这项新技术持怀疑、等待和观望的态度。但是,这项调研也显示了香港地区的大多数IT专业人士都对他们所在的企业实施大数据计划的态度是十分鲜明的:它们要么非常积极的赞成该技术,要么直接持拒绝态度,并没有留下一点持怀疑态度的空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数据查看更多>智慧城市查看更多>信息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