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人物正文

锦屏人物志

2013-09-04 08:57来源:中国能源报 胡学萃关键词:锦屏水电站雅砻江锦屏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锦屏建设管理局工程技术一部刘明昌:

“我曾是个逃兵”

8月30日,对锦屏建设管理局工程技术一部刘明昌来说,绝对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8年前的这一天,他来锦屏一级工地报到。“八年抗战,对我来说有特别的意义。”

这个如今的技术骨干,却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叛逃”经历。刘明昌坦承,在从事水电行当之后的前几年里,他时时刻刻都在想着要逃离。

1997年,学工程机械的刘明昌毕业了,到武钢实习见到的都是现代又气派的工业化自动生产线,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去干水电工程。他听从家人的建议到葛洲坝集团工作时,也只是想着离家近一点可以去三峡上班,没想到单位分配他的任务是去到离家千里之外的云南大朝山电站。

“整天不安心,整天想着离开工地、离开山里面、离开这个行业。”刘明昌说。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在和自己进行思想斗争。以后到底要走哪条路?怎么生活?在被这些问题纠缠了一年半之后,他终于受不了了。1999年9月,刘明昌“逃跑”了。

“当时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做点生意,搞房建服务业或者做装饰家居。”刘明昌说。结果在外闯荡4个月的刘明昌意识到,做生意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当时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能否回去。“让我很感动的是,领导没说一句话,还交待同事说,刘明昌回来,不许任何人说他为难他。”领导的宽容让刘明昌感激在心,随后他又被安排负责现场工程,领导还鼓励他好好干。刘明昌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干,否则对不起这位领导的知遇之恩和信任,后来的两年时间里,刘明昌一心扑在工作上没回过一次家。再后来他到小湾开展前期工作,因为任务紧,也就“没时间想七想八了”。

在云南工作八年,刘明昌渐渐地爱上了那里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高山和新鲜空气,“回到城里反而不适应了”。后来和年轻人交流心得,他会把自己的这一段叛逃经历讲给他们听,并鼓励他们工作的前几年可以大胆尝试,但3-5年之内一定要选定一个方向然后坚持下去。

或许对刘明昌来说,如果没有当初的那次“叛逃”,就没有后来的笃定和坚持。他说,锦屏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无疑是最值得纪念的一段岁月。锦屏八年,从头到尾完整地参与一个工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经历,“以后再碰到这样的机会就很少了。”

这个已经在水电行业摸爬滚打16年的人,却在采访中不断强调自己“仍然还是个新手”。“以前在云南做施工,觉得自己还不错,我干了8年地下工程,还有什么怕的?”但当刘明昌进到锦屏工地之后,就觉得自己浅薄了:“不管是水电单位还是铁道系统,都集中了国内水电界的精英,这里有最优秀的项目经理,最优秀的设总和总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都是国内最顶级的队伍。”

随后的工作,刘明昌说更多的是学习。“而且有一点感悟,越干越没有自信了”。刘明昌说的不自信,是因为锦屏实在给他们出了太多出人意料的难题,以至于现在尽管锦屏一级投产发电了他们仍然不敢丝毫放松警惕。“下一场大雨,我们就会担心会不会引发泥石流。至少从心理上,不能有锦屏发电了就大功告成了这种想法。”

杨明昌说,锦屏一级投产发电对管理局来说意味着任重道远。“这么一个有代表性的项目,一定是百年大计,如何确保安全稳定运行,责任确实重大。”

现在杨明昌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去成都上班,这样他就有时间见证和陪伴他的双胞胎儿子的成长。如何当好一个父亲,对于他这个经历了世界级工程难题考验的水电工程师来说,是一个比锦屏一级更为浩大的工程。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锦屏水电站查看更多>雅砻江查看更多>锦屏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