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学术年会聚焦中国核电三大问题

2013-09-18 09:49来源:中国能源报 王晓岚关键词:核电设备内陆核电核电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内陆核电,建还是不建?

此次年会上,核电装备制造企业和发电企业均呼吁:内陆核电应该及早启动。哈电集团一位高层说,“如果内陆核电不启动,全国核电装备企业投入的几百个亿就要打水漂了。法国内陆有很多核电站,人家那么多年都不怕,为什么我们就怕成这样呢?”还有专家表示,内陆建设核电站,技术不是问题,公众的恐核心理才是唯一的阻碍。

日前,本报刊登了关于内陆核电建设不同观点的文章。有支持者也有明确的反对声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态,自己不是支持派,也不是反对派,而是谨慎派。首先要安全。为了安全,一点都不能马虎,要谨小慎微。“别太着急。要稳中求进,稳扎稳打,放慢一点没什么不好。”

当记者问及,对目前核电发展速度的看法时,杜祥琬说,国家制定了核电发展规划,这个速度是大家讨论定下的。“我知道有人说是大跃进,快就是大跃进?不是,大跃进的本质是违背科学规律。风电增长的速度比核电快多了,有人说是大跃进吗?”杜祥琬坦言,自己不做具体规划。但是,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安全文化要到位。文化到位了,就会知道应该要多快。现在2020年核电发展目标已经明确,但是还需要更长期的规划。不能只看到7年之后。因为核电的周期和投入是长期的事,包含设备制造能力、人才培养、燃料供应等一系列环节,全产业链要协调配套发展。一个环节都不能大意。

杜祥琬认为,目前关于内陆核电的争论实际上陷入了矛盾。“国际上对核电站没有沿海、内陆之分。其实核电站都一样。内陆也好,沿海也好,只不过是地点的问题,都要做到安全。难道说沿海的核电站就可以出福岛事故?不过因为沿海和内陆有差异,在内陆核电站的选址上考虑更多。比如水的问题,洪水、枯水、堰塞湖等,避开地震带,还有排放,内陆的排放标准要比沿海更严格。内陆对核电站有需求,我们要做的是让沿海和内陆的核电都安全,不出事。”

杜祥琬直言,核电不会一直只占总发电量的2%,中国的核电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会逐步从小到大,成为一个非化石能源的支柱产业。现在应当做的是制定一系列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下工夫降低事故概率。即使万一出事,也要切实做到后果可控。“老百姓关心的是后果可控,只要不影响我生活,你自己把事处理好了就行了。我看过黄毅诚的文章,还有不同观点的文章。无论建在哪里,核电都要做到安全。理性谋共识,科学谋发展,不要把工夫花在争吵上。”

话虽如此,面对装备制造企业和发电企业的呼声,杜祥琬认为不能无动于衷。“装备制造企业的心情可以理解,企业希望启动内陆核电,我想会稳步启动,稳稳当当地干。”而在他看来,目前不能忽视的是福岛事故后我国核电应该转变发展方式,建立政府、企业、专家、民众共同参与的工作程序。“一开始就和公众讲清楚是什么项目,对国家、当地有什么好处。要付出长期、耐心、坚韧的努力。以前是政府决定多少装机,我们就去做。现在则要一开始就要和公众对话,不能只把公众当做科普的对象,要让他们参与,这不是我发明的,是国际的经验。”杜祥琬相信,让公众成为利益的分担者,不只是后果的承受者,建立科学透明的工作程序,将是福岛事故后我国核电工作的新常态。

人到用时方恨少?

苏立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今年的大四毕业生。今年这个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共299人,但包括苏立在内只有20人签约中广核,找到了工作。还有50多人保研,由于研究生缩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就在2年前,“中核在我们学校招了一大批人,当时主要是为了内陆建设核电站需要,内陆核电叫停后,听说他们又回到沿海核电站。这两年中核都没来学校招聘。”

正如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所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秀才不出门可知天下事。核工业发展怎么样,看核专业的分数,还有毕业生抢手不抢手,我就知道这个行业现在怎么样,都反映在高校里面。”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担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时,曾经设想过一个比较庞大的核电发展规划,提出2020年做到核电装机8000万千瓦。“我跟几个中央领导都汇报过。他们提出一个共同问题‘人才够不够’,增加那么多,有没有那么多人才。后来算了一笔账,包括机电、土建、核运行管理多个方面,平均一个核电站需要各类人才500名。”

学校招生和专业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可以说,学校培养人才虽然有主动性,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比较被动。核专业有过高潮,也经历了低谷。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康克军回忆,核专业最早的高潮源自国家对核武器的支持,很多优秀的人才都出自那个时代。后来经过“文革”时期、改革开放,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这漫长的几十年是最困难的时期,很多有核专业的学校难以为继。“据我调查,一直开设核专业并招生的学校不过十来个。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其中一个,还有清华,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四川大学这些学校还在坚持着。很多学校跟核有关的专业萎缩、调整,最后就没了。即使有的学校坚持了这个学科,实际上学科里面也有部分环节出现了这个问题。”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但是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刘志刚坚持认为,核电核科技专业必须实行精英化教育。“否则对不起这个产业。学校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对创新,包括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都有特别的要求,因为从事这个工作跟别的工作不太一样,特别要求团队责任感,要有奉献精神。”刘志刚说,作为特殊专业,国家的政策支持也必不可少。“比如,核化工与燃料循环这个专业,第一很难招到人,第二就算招到人,也不能保证学生就业。我们和教育部还有一些领导呼吁多次,现在虽然还不明显,但将来真需要人才的时候可能培养不出来,因为这个专业不可能有很多人。是否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和企业订单联合培养,否则一些急需的专业将来会很困难,甚至没有。”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设备查看更多>内陆核电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