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市场化电改背后的隐患

2013-10-08 16:14来源:能源 于洋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价大用户直购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长期合同的功效

竞价上网和节点价格虽然有如上所述的诸多优点,然而其缺点也非常明显。这种实时报价、竞价和交易的模式,鼓励了市场投机者操控价格。

200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的电力危机的一大肇因就是安然公司等投机者利用竞价上网机制操弄电力价格。而直购电的长期合同模式则是抑制市场投机的有效机制。

根据斯坦福大学FrankWolak教授的论证,由于长期合同规定了供电方供电的数量和价格,如果供电方在实时市场通过降低产出而抬高价格,供电方反而需要以被自己抬高的市场价购买足够履行合同的供应量,这会对供电方自身造成损失。

这一机制的存在有效抑制了供电方操控市场价格的意愿,也使得投机者钻空子的空间变得狭小。

在欧洲,多数市场采用的是长期合同模式。这种现象的形成是因为欧洲每一个国家内部的电网输电能力都较为充足,较少出现输电线路拥堵现象,因此,这些国家推行节点价格的必要性就较低。

相反,在美国各大电力市场中都普遍存在输电拥堵现象,故而节点价格就对指导长期合同价格有着重要指标意义。总之,一个会发生输电拥堵的电力市场,应当以竞价上网和节点价格为基础,推进价格体制改革。

除去价格机制本身的设计外,推行价格机制普及的顺序也对市场状态的确定至关重要。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澳大利亚电改和加州电改的区别。前者形成了较低的价格,政府也在改革中获取了较好的财政收益;而后者则恰恰相反。

有趣的是,这两个市场都是“竞价上网节点价格”和“长期合同”并行的市场,为什么会有截然相反的改革结果呢?答案就是这两个市场推进两种机制的顺序不同。

澳大利亚先推行长期合同,然后形成高竞争性的即时市场。

在改革伊始,政府根据以往定价,给定了一个较高的指导价格,使得改革过程中,原属于政府的电力资产以较高价格出售。而其后形成的即时市场,由于长期合同抑制了投机,形成了较低的节点价格。这一较低价格拉低了来年的长期合同价格。

相反,由于加州一开始以竞价上网节点价格为主,投机者投机意愿高,拉抬了实时市场的节点价格。而较高的节点价格最终导致了长期合同价格也偏高。

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深化经济改革的重大战略性措施,不仅对能源价格和经济运行有重要意义,也对中国环境保护等其他重要战略起着支撑作用。

然而,日臻成熟的市场设计理论揭示出,市场规则的确定不再是简单的一种模式的确立,很可能需要多种机制组合;影响改革效果的也不仅仅是每个机制的设计,机制之间的顺序和组合方式也显著的影响着改革成败。

在国际电改经验日益丰富的今天,中国电改时需要汲取各国经验和教训,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力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大用户直购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