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战略角度看待煤制气的未来

2013-10-14 17:33来源:证券市场周刊关键词:煤制气天然气价改新型煤化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6年至201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长17.0%,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速2.6%,中国天然气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6%。截至2012年末,天然气供需缺口达37亿立方米,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预计,2013年供需缺口将达到80亿立方米。天然气消费增速持续高于产量增速,中国天然气市场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供需失衡。

在国内天然气需求持续上涨的同时,产量增速则受技术条件、地质环境、勘探进展、管道建设等因素的限制,基本维持在10%-13%的水平。面对国内有限的增产,中国天然气供应依然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2012年,中国进口天然气达408亿立方米,进口依赖度达28.2%;2013年上半年中国就进口了247亿立方米,进口依赖度达到30.9%,首次超过30%。根据已签署的合同,到2015年,中国年进口天然气量约935亿立方米,预计2015年进口依存度将超过35%。另据BP《2030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至2030年,中国天然气生产增速为年均6.1%,而消费增速为年均7.6%。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出发,缺口完全依赖进口将导致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发展煤制天然气是最为现实的途径之一。

由上可知,天然气供需缺口较大,且很大程度上将持续扩大。天然气“十二五”规划提出高度关注供气安全问题。持续攀升的对外依存度将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必须在优化天然气消费结构的同时,努力提高国内的有效供给。

国内页岩气未来发展存在变数:借鉴美国页岩气发展历程。二战后,美国调整石油勘采政策,由全球石油主要输出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为摆脱对外石油依赖,美国提出能源独立计划,大力推进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其中以页岩气开发最为成功。据评估,不考虑天然气水合物,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共922万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为456万亿立方米,占比49.45%。至2012年,美页岩气产量超25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总产量的37%,美对外石油依存度也由2007年67%的峰值降至51.8%,为全球最大天然气生产国。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预计,2030年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仅为6%,到2035年页岩气产量更将占比天然气总产量的49%。

美国页岩气的发展是伴随技术的逐步成熟曲线式前进。早在1821年,Mitchell能源公司就已经在美国Chautauqua县Durdirk页岩中钻探全球第一口商业页岩气井。由于使用直井大型水力压裂技术,开采成本过高,大规模开发不具备经济性,页岩气的初期发展并不成功。直至1997年水平压裂技术诞生,成为页岩气开发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在此基础上,2003年水平钻井技术和2005年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以水平井套管完井和分段压裂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模式。页岩气开采成本大幅下降85%,具备商业开发的可能。页岩气产量也由2000年110亿立方米攀升到2012年的2500亿立方米,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

此外,美国对页岩气的发展也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颁布了一系列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法案。20世纪80年代《能源税收法案》和《原油暴利税法》规定,政府对1980年至1992年间钻探的非常规天然气补贴3美元税收津贴。在此期间,新增矿井有78%用于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极大激励了国内天然气的生产。2004年颁布的《美国能源法案》更规定,政府将在10年内投资4500万美元用于页岩气的研究和勘采。除政策性补贴外,美国对天然气销售市场也进行了规范:州天然气管道公司只能从事天然气输送业务,而不能再从事生产和销售事务。管道运营商对天然气供应商实施无歧视准入政策,鼓励中小型企业加入页岩气产业。2006年,美国页岩气井口数超4万余口,2011年约为11.6万口,这得益于美国国内扶持页岩气宽松的政策环境。

中国页岩气发展刚刚起步,发展有待观察。中国页岩气勘探和开采仍处在探索起步阶段。2009年,国内第一口页岩气直井“威201井”由中石油在四川威远打下并成功采气。2010年,第一口水平井“威201-H1”压裂成功;2012年,水平井“宁201-H1”获得高产,中国真正意义上具备商业价值的页岩气水平井由此起步。业内人士预计,目前中国共有页岩气井100口左右,其中水平井还不到50口,并且多是实验性质,年产量2500万立方米。而要达到2020年600亿-1000亿立方米的规划目标,至少需要4万口页岩气井(包括生产井和勘探井)。

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中

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受政府管制,国内价格明显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进口中亚天然气按国产气价格亏损销售,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和资源稀缺程度,这不利于天然气市场的健康发展。对天然气产地的地方政府来说,天然气价格相对低廉,外输并不会带来很多收益,而发展天然气化工经济性强,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和就业。但是,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完全理顺天然气价格还需要一个过程。

天然气政策和规划均旨在推进价格改革。中国天然气定价政策经历了不同阶段:2006年之前区分计划内和计划外,实施政府定价与政府指导价并存的双轨制价格;2006-2011年期间出台的政策主要是对天然气区分用途,对价格进行调整;2011年12月,天然气价格改革谨慎破冰,在广东、广西区域进行试点;2013年7月,调整非居民用气价。

国家发改委通知,决定自2011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为在全国推进天然气价改积累经验,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

国内天然气定价和运销模式较难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国外天然气价格为市场定价,与替代能源挂钩(主要与国际油价),使用市场净回值为主的方法(将天然气的销售价格与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可替代能源商品价格挂钩,在此基础上倒扣商品物流成本后回推确定天然气销售各环节的价格)进行定价。

中国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从天然气价格与同等热值的替代能源价格对比来看,美国天然气是原油价格的51%,而中国是32%;美国天然气是动力煤价格的2.19倍,而中国是1.47倍;美国天然气是电力价格的31%,而中国是22%。美国的天然气价格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充分体现了使用成本及环境收益与成本的差异;中国天然气价格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管制的,相对于考虑市场供需和环境收益成本后的价格而言是较低的。(作者为广发证券分析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制气查看更多>天然气价改查看更多>新型煤化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