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详解治霾新政 京津冀三地官员讨价还价调控指标

2013-10-21 15:52来源:《财经》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煤改气环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无论制定目标还是考核,必须首先考虑到现实中所能承受的代价,既要保证经济平稳运行,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还要避免走极端

国庆长假,雾霾再压京城。这场雾霾使此前(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被称为“史上最严厉的治霾新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防治计划》)受到质疑。

这项被形容为“目标最厉、举措最全、效果最彻底”的大气新政,由国务院发起,环保部牵头,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工信部和住建部皆参与其中。在近半年的调研起草过程中,不乏部门间的争议与地方利益的博弈,甚至上了6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6月27日的政治局常委会。

时任环保部污防司司长赵华林牵头起草《防治计划》,他强调,新政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PM2.5年均浓度的下降指标。注重治理长期性,其中涉及的产业、能源结构调整等源头治理都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因此无法保证治霾的立竿见影。

这部《防治计划》的价值在于: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模式从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从单一污染源控制向多种污染源综合防控,从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进行了演变。

虽然污染指标已有所妥协,诸如“空气达标天数超过300天”等提法最终被舍弃,但这部强制性新政所带来的冲击,将直接表现在对工业产业和能源结构上的伤筋动骨,而未来如何考核治理进度和结果,还没有解释细则。

联防联控常规化

《防治计划》重点考核的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区”。这“三区”出现雾霾的频次与程度尤重,单位平方公里的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其中,京津冀的任务最重、指标最严,也在目标制定过程中争议最大,直接决定了《防治计划》的制定进度。

在PM2.5的源解析中,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跃思6月份的最新结论是:以北京为例,30%-40%来自于区域之间的协同“贡献”。而在今年2月的一份研究中,外来输送占19%。由此可见,区域性污染加剧。新政颁布后,联防联控即被纳入常规化操作。

京津冀地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曾实施联防联控,河北多家企业一度被关停,自认为迫于特殊时期的需要,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也未获任何补偿。此次《防治计划》在4月部署后,由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牵头成立工作组,到多省市调研,并召集相关部门的闭门会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煤改气查看更多>环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