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我国石化原料能否与天然气搭边

2013-10-23 09:06来源:中国能源报 张墨思关键词:LNG天然气页岩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近日,正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进行访问的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部长乔-奥利弗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加拿大计划出口的石油和天然气将有能力与全球现有的和新的供应国竞争,加拿大不会给出口许可的审批设置任何障碍。

与此同时,另外一则消息也跳入人们视野。普氏能源资讯全球石化指数(PGPI)月度报告显示,在3万多亿美元的全球石化市场,石化产品的价格在9月份环比上涨了1.9%至1388美元/吨,这是连续第4个月价格上涨。

两则消息相结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下中国石脑油制乙烯毫无价格竞争力的困局。中国石化原料能否与天然气搭边?这再次引起人们的思考。

指望不上自产气 LNG或成突破口?

在第四届中国国际石油化工大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战略与信息研究室主任李振宇表示:“中国页岩气的发展不一定会有化工的机会。中国常规天然气的乙烷含量非常低,像塔里木盆地的乙烷含量也就是1%左右,很多地方甚至达不到这个量,是所谓的‘干气’。而美国很多常规天然气本身就是含有10%左右乙烷的‘湿气’。同一地区的页岩气与常规天然气只是地质储藏方式的不同。所以,即使我国未来页岩气的产量能够像美国那样大量开采,也未必会有美国那样含有10%左右乙烷的产出。我国天然气目前第一位是保民用,现在这个价格做石化产业不具备经济可行性。”

那么除了未来的页岩气,中国石化产业真的无法将天然气纳入原料大名单吗?此题并非无解。李振宇认为,LNG就可以成为很好的石化原料。其湿气中的乙烷和冷能是优质的化工原料。

李振宇认为,在我国进口LNG中,湿气的比重远远大于干气。如果利用LNG的冷能分离出重烃类气体,不仅可以调节LNG的热值,使之与管道天然气的热值相匹配,还可以用乙烷代替石脑油等组分原料生产乙烯,降低乙烯成本,为企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高效资源利用应考虑 接收站与沿海项目结合

在谈到资源高效利用方面,李振宇建议:我国在今后规划LNG接收站项目时,应将LNG接收站建设与我国南方炼化项目结合考虑,合理高效利用进口LNG冷能及乙烷资源,以实现LNG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其具有三个好处:一是LNG冷能可以得到有效利用,例如冷能可用于炼厂空气分离、乙烯裂解气低温分离以及LNG中轻烃分离等;二是LNG可用于炼厂制氢,保障炼厂氢气供应,节约石油基制氢原料;三是可将LNG中乙烷分离出来作为乙烯裂解原料,进一步提高乙烯装置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已经将LNG冷能利用到实际生产中,然而,我国对LNG中乙烷的运用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乙烷等重烃类组分绝大多数仍用于燃烧使用。而乙烷作为燃料并不能充分体现其资源价值。

未来,如果LNG接收站与沿海项目能够结合,中国石化原料高位不下的困局或将有所缓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