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设备与材料技术正文

风电机组技术——北京国际风能大会展中报道

2013-10-25 09:0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风电机组风电技术北京国际风能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主持人:因为时间关系,不提问了。下一位是德国SETEC风电公司Fritz Fahrner先生,关于为降低载荷及减少结构损害而改进的风电机组技术。

Fritz Fahrner:优化风机的结构,以便降低载荷和对风级损害的方式。因为这两个方面会造成风机很大的损害,如果这两方面做的很好的话,就可以确保风机运行的稳定。一个机型是否成功,它的投资是否能够产生应有的投资回报呢?实际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方面的。几个大的方面有制动系统,还有制动系统的控制系统,特别是风非常大的时候,变桨系统是很重要的,而且直驱式的风机如何确保电路也是制电系统最大的成本节约(音译)这是我们一开始我们设计一个新型的制动系统,对于安全给予了非常大的安全性的考虑。实际上它帮助我们的转子能够确定一个更好的角度,以便保护风机,不会因为最高风能的时候,造成这样的一个损坏。而且主轴和扭矩都会跟制动系统是什么样的角度,是最有效的?这种制动系统能够马上的停止我们的主轴,而且把叶片放置在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个要求我们在电控系统和系统的灵敏性具有很高的灵活性。

那么这样的一个特别附加的安全的设置,实际上对我们整体风机的成本,增加是非常微小的。在第二个方面,如何做呢?实际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那么在A的情况下,这个风能最大的是,那么有一个叶片,转动的角度,可能会使整个风机暴露在风险之中。那么我们的转子实际上在两种程度上进行的一个计算,这个转子的制动系统可能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正常的情况,一个是极端的情况。我们这种极端情况,实际上就要求我们的制动系统考虑到进一步安全的情况。实际上就是两个叶片,实际上我们的变桨系统控制一个叶片,而剩下两个叶片,因为已经转动到一定的角度上,可能我们变桨系统已经没有办法进行控制了。实际上这两个叶片已经不能运行了,正常的制动系统不能正常的对这两个叶片进行控制,而我们附加的效益的制动系统,能对两个叶片进行控制。

第二种情况就是说它的载荷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设计的载荷,在我们的最新设计中间,我们可以根据你载荷的不同的程度进行不同的设计。第三种情况,所有的叶片都不能运作了,可能各种情况引发的。可能是软件问题,或者是本身机器已经被损害了。或者是扭矩上面产生了一个问题。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又设计了一个新的设计,就是说最紧急的状况下,我们会制动它的转子,这样就确保了我们风机还是安全的。

在最底下,我们可以看到,就是说,一个比较。目前我们的制动系统和我们增加了安全系数的制动系统所能产生的一些效益和价值。在最紧急的情况下,三个叶片都不能运作的话,我们还有一个安全模式,实际上我们制动它的转子,停止转动。下一个部分,我们控制系统对风机的影响。控制系统实际上是一个软技术,它不同于我们材料什么的。这里面包括比如说制动系统,我们有普通的控制系统,可能普通的控制系统对于不同的风速,实际上对的控制系统都是相统一的,实际上风速不一样的时候,对风机的影响也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的控制系统使用得当的话,对风机的使用寿命可以延长很多。

这个是我们的模拟仿真,这是我们制动系统的控制系统,实际上在2.5MW风机上面的一个实际使用的模拟,用我们新的制动控制系统,我们的转子,可以用更长的时间,实际上它的控制系统,它的机器的使用效率,比2MW的还要更高,这个在5MW风机上面的数据。也是用普通的和我们的安全附加性的控制系统进行的比较。实际上在于风值载荷上降低了10%-30%,而且载荷的变化率也降低了,而且也加大了疲劳对整个风机的安全影响。这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对非直接的载荷影响也进行了监控。在小风的时候,可能风是从叶片的侧面来的,我们有一些研究,目前这种侧面来风,并没有囊括我们风制动系统监控体系里面。如果侧面来风增加到700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要在制动系统中间加上一个附加的控制条件,无论是对制动系统还是变桨系统都要进行一些相关的调整,以确保我们的叶片在转动的时候,在侧风这么大的时候,以最低的风速进行转动。没有这些特别的控制的话,可能对我们的叶片产生一些损伤。在制动的控制体系中间,我刚才提到,好的控制系统可以降低我们的载荷,同时增长我们风机的寿命,而且增大我们发电率。因为有好的制动系统,对更大型的风机也是有效的。

我们的制动控制系统,可以适用于IEC3和IEC2这样的体系,而且我们用的钢的重量也是最低的。因为我们使用的是更先进的制动系统,而且在实践中间我们也证明用新的制动系统,使我们转子的运作更加的稳定。当然大家都不愿意看这些图,但是这是实际发生的情况。这是美国保险公司提供的照片,这里面有叶片,还有齿轮箱,都是因为在运行中间,制动系统不完善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害。有的甚至发生整个的风机头都掉下来了,有一些情况,整个叶片折断了,或者齿轮箱受到了损害。很多时候风机制造商确保我能使用多长时间,但是转子损害的话,这些保证都是空谈,从我们这些情况来看,目前我们标准的制动系统,并不能适用各个情况运作的危险。

实际上这个就是说,风机整体的设计,里面都有比如说直驱的风机设计里面,现在是基于我们公司的一些专门的设计。比如说我们的电机的还有电磁的设计,里面的电子系统的设计,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公司专有的科技。这个是发电机组的测试床,这里面的电动系统,实际上都是我们公司的一些技术。我们公司有非常高级的一些工程人员,还有设计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设计,不光是一些基础上面的,概念设计,还有后期如何进行组装,如何来运作等等都有。

对于风机控制的架构如何设计也是很重要的。实际上就是说,对于本身的制动体系和整个风机的控制,应该都是在一个机箱里面的,而且中间的系统连接和系统的组接的话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对最终的效果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底下我们有一个控制板,这个控制板是根据我们风机的大小了,可能大的控制板有这张图的10倍大。制动系统里面就有3个控制板,在其他的系统里面有更大的控制。我们所有的控制板的这些原件都是标准的原件,所以同一批原件可以随时进行置换。特别是对于直驱的,中间很多的控制体系用了十多年了,而且应用的非常的广泛。对于发电机组,我们设计的流行图,实际上也被行业界广泛应用。

我总结一下,SETEC,我们一直致力于风机的设计,包括相关的一些计算,模型的组建,以及设计生产,我们对于与不同的公司合作非常的感兴趣,我们可以将我们的技术转让出去,或者以其他的形式进行合作。如果在座的各位感兴趣,欢迎和我一对一的进行会谈,因为今天没有时间了,我们明天还有时间进行一对一的会谈,非常感谢。

主持人: 下一位,Fritz Fahrner先生。

Fritz Fahrner:我们讲的是如何在高海拔地区发展风电,开发高瓦数的电机,这是我的整个索引。首先谈论一下中国的风电市场现状。第二个是高海拔风机的准入规则以及我们市场准入的一些标准。第三个我会深入的谈论,也是粗略谈一下风机设计的适应要求,最后是结论,我希望我及时的结束我的演讲。

第一就是中国风电市场的现状。大家可以看看图,根据2013年的清单,在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预计总装机容量为6020.5MW,大部分要求都是高海拔风机。我们谈到歌美飒的时候,我们有不同的机型,比如说标准风机,高海拔风机,我们也会根据客户的要求制定独特的标准。在下一个PPT幻灯片中,我会给大家介绍。我们看看高海拔风机的准入准则,先谈谈它的定义,然后如何达到这些标准和要求,以及如何进入这些市场。第一相关标准,我们在这佛教有中国建行认证中心和行业标准,简称NB。中心在9月份已经发布了一个新的规则,在论坛中,可能大家都在抱怨,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准则,而且又非常的不明确,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我们可以把关注度转移到其他的方面,我们有了相关的认证,就必须要达到这些认证标准。当前这些标准主要是关注用户,但是也会关注到设计,安装使用等等状况。正如我所说的,我们必须要考虑到方方面面。

第三我们深入讨论一下风机的适应要求,就是高海拔风机的设计要求,第一我们需要考虑的关键点,第一个就是较低的空气密度,因为海拔比较高,所以说空气之间的密度就会减少,也会有一些结果。比如说增加电气绝缘的距离,同时我们也必须要调整功率曲线,适应新功率密度,同时较低的冷却能力,要求我们降低额定功率。第二个需要考虑的点就是高强度的太阳辐射,或者材料以及部件的抗紫外线老化情况。第三防雷系统也要考虑一下,比如说批率,功率,接地系统等等。第四点要考虑复杂地形的风场评估能力,第五就是运输和存储,第六点就是人员安全和风机维护的便利性。

第二个关注点,就是较低空气密度,增加电气绝缘距离之后,也会增加电气绝缘距离避免短路,所以我们必须有相应的解决方法,也必须要有适应于高海拔的原件。所有的电气设备必须重新评估,并且进行绝缘设计。所以说我们在高海拔地区,安装我们的电机的时候,必须要确定我们的测试会通过国家标准,达到这些要求。然后给你们举一个例子,歌美飒海拔每增加一千米,就会增加三百千克(音译)大家知道这个数据之后对我们产生有一个了解,第二个是功率曲线调整和适应新空气密度的控制策略,高海拔增加导致低空气密度,导致低空气升力,导致低功率产出,所以我们要对系统进行重新评估。所以说现在我们的系统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调整,提高精确率。

第三个就是冷却能力的降低,也会降低企业额定功率,所以对我们产品进行重新审视,如果空气流动性不足的话,冷却的时间就会更长,需要重新评估,所以我们的散热系统避免低功率,当了也会增加一系列成本。比如说我们会考虑温度,湿度,海拔,这样的话,最大程度满足我们客户的基本需求,这个方案最有利于我们的客户,最后是高强度的太阳辐射材料,以及部件的抗紫外线情况。我们都知道这些原件像叶片,导流罩,机舱罩,以及塔筒油漆都会受到影响,辐射增强,就增长老化速度,大概会增加一半左右。

第三点是防雷系统,我们与中国电气协会进行了合作,来评判中国雷电的频率和功率,以及接地系统。

第四点就是复杂地形风场的评估能力,我们必须进行全面的CFD计算,通常情况下海拔越高,地形越复杂,就很难进行精确的评估和模拟,我们也会评估和审视过去几年中的一些数据不断的校准我们的产品数据。

第五点就是高原地区的运输和存储,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物流状况,考虑物流状况,我们可能对某些原件进行设计,调整物流的状况。

最后就是人员安全和风机运行维护的便利性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是非常严酷的,低氧会造成他们高疲劳,头痛,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他们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就比如说配置电梯,在高原地方,我们可能需要两个员工8个小时的工作,但是在高海拔需要更多的人员和更长的时间。高海拔需要低气温,我们要考虑寒冷条件下的设计要求。同时我们公司还有中国的相关机构,也有这方面的实际要求。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第一个就是我们能够运营的最低的气温,然后找出问题的根源。第二个在低温度下的材料强度,它们在低温情况下,有什么反应,我们的原件怎么进行运作,在低温情况下,我们会进行更改。比如说在零下30多度的环境下,我们会测试在那里系统的运行状况。第三和第四就是高海拔地区材料热应力性能的影响和温差影响的凝结和腐蚀的影响,这种情况也是相关的。当然在不同的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考虑。还有改变这些机械的性能也会改变产品的刚性,弹性和阻尼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考虑到阻尼的影响。第六就是载荷以及覆冰的影响,我们也会采取除冰,减少叶片表面的影响。如果我们有机会在高海拔地区建立风场的时候,我们会达到标准。

中国市场正在向高海拔转移,我们公司标准进行的设计可以达到两千米,比如说在西南,在西藏地区,而我们公司有很多的经验,有许多的机械运营的经验,我们可以与大家分享这些经验,以及帮助大家制定这些标准和定义。

第二个就是CGC和NEA鉴衡和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相应标准区规范这个市场,我们也会尽力完成我们的产品质量达到这个标准。

第三标准风机不能安装在高海拔地区,许多特性必须加以考虑,比如说冷却,电气性能,复杂地形,控制策略,材料与表面处理等等。第四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高海拔就意味着低气温,所以说我们公司会考虑到这个状况。而且在这个方面我们有很丰富的经验,现在已经安装了百兆瓦容量的电机,我们的足迹已经进入了美国。

最后一个就是任何高海拔的风电项目都应该充分研究具体的风场条件。比如说我们会测量气温的最高和最低值,找到中间的范围,我们会根据不同风场的具体环境制定不同的风机,我们的产品寿命有20多年,经验丰富,所以希望和大家合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上海电气唐先生,他是做关于风电机组轴系扭矩振荡案例分析与研究。

唐亮:大家好,我们这个报告主要是针对非常具体的案例,我们怎么来分析处理的。在我们风电发展过程中,碰到过一个谣言就是风机振荡问题。我的介绍主要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们振动情况的大概介绍,以及我们分析其他振动的主要特征。第二作为振动来说,和结构特性和振动源两方面相关的,所以我们两个主要方向就是从这两方面进行着手处理的。最后就是我们的原因分析和最终的处理方案。当时我们在现场是这样的,当时他们观察到风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振动了,我们当时总结了一下,我作为初步的分析,这个振动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这个振动在我们风场所有风机都发生了,而且发生的是非常普遍的。第二我们振动有方向性,而且非常明显。第三工况都是相似的工况,第四跟频率是不同步的。

这是我们当时做的风机振动的统计,当时已经安装的是9台机组,我们只列出了10天之内,我们统计出来振动情况,大概是最多的一天发生了20几次。这个是我们按照机组的情况,做的分别的统计,可以看出来,所有的机组在不同的时间都发生过这个问题。关于振动的方向性,我们当时目测观察的时候在机舱横向,振动强度大于前后方向,我们做了实际测试,这个是测试结果。很明显的看到,红色就是横向,蓝线就是前后发生的加速度的情况,这个就说明横向振动强度大于前后振动强度。

我们把发生振动情况的几个主要参数做了一个记录,我们可以看到,发生振动的时候,基本上功率还有风速和转速都在一个比较固定的范围。这个也是我们后续分析的重点,我们当时着重分析,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第四个的话就是我们住里还注意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说,实际上在振动的时候,跟风轮的转速频率是有很大差别的。

因为我们一开始怀疑是因为我们机组的结构频率和风轮EP没有充分的间隔嘛,但是实际上后面我们发现的,刚才视频上是13秒振动4个周期,这样的话,我们振动频率是0.31赫兹。风轮在发生振动的时候是0.23,塔架基频是0.31。可以得出结论,风轮EP不是发生塔架振动的基地源,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结论就是发生了共振情况。

这个振动发展是非常的迅速,当时我们目测的时候,10分钟之内,振动加速度的有效值从0直接到0.28,就是2.8米2次方秒。作为我们当时第一步分析的基础来说的话,振动的话,我们认为就是说,只是跟两个方面有关系,这两个方面也是我们分析的两个主要方向,第一个是我们振动的一个激励源,因为没有激励源肯定不能会发生振动的。第二个我们机组的整体结构特性。因为机组结构特性跟振动源,没有刚好匹配的话,可能会发生共振的问题。这里的话,就是说我们风机设计的时候,为什么塔架基批要避开EP。这两个共同决定振动的特性。我们当时确定这两个方向作为我们分析的重点。

首先我们从结构特性方面做了一个检查,这里写的比较简单,因为当时有很多人怀疑,是塔架或者机组设计原因,实际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我们当时提出的方案就是给风机整体做一个频率测试。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这个公式上可以看到,风机的质量是确定的,不太容易随着外界变化而变化,我们的频率跟总体刚度有关系,这个是很简化的式子,但是这个是很适用的。

我们当时就确定,如果频率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就可以排除结构原因。右面是当时实测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来,在0.317这个地方有一个尖峰,这个就是结构的自振频率就是0.317。但是我们设计频率是0.312,略高于我们的设计频率,这个就说明,最后塔架和机组的总体刚度是符合我们设计要求的。当时我们为了彻底排除这个原因,我们测量运行时候风机的频率情况。停机7台测下来,数据吻合性非常好,都是0.317,运行的时候,我们就测了一台,因为考虑机组安全性的影响,最后结果就是振动前后和振动当中并没有发生更多损失的情况。我们基本上可以排除是结构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的话,我们要排查它的振动源,因为结构方面的问题排除之后就剩下振动源的问题了。振动源的问题,我们充分考虑了振动的特征。因为我们常见的振动源的话,一般最常见的是风轮不平衡,还有高竖轴,高频振动,电机或者齿轮箱弹性支撑破损,这跟我们观察的是不相符的。如果风轮不平衡的话,不会出现在我们特定的工况。这跟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完全不符的。如果是轴承和齿轮破损或者弹性支撑的问题也不太可能出现。它也不太可能是普遍性的问题。还有一个它的振幅应该不会达到我们所观测的这么明显的效果,当时观测的话,横向的振幅大概有2米,两边各一米,综合考虑下来,应该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我们还是做了一些检查,检查的结果也符合我们的预期,这些都没有发现问题。

最后我我们考虑到,其实我们一开始考虑的方向,但是我们排除了,风轮控制的话,这跟我们观测到的特征是非常吻合的,如果控制出现问题的话,还有明显的方向性,这个都是可以预期的。这是当时我们从发生共振的情况下截取的数据,这是3号风机振动数据,红色的线是叶片变桨角度,最上面是风轮转速,这个是风机转矩。这个都没有达到满发,按照常规来说它不应该变桨,所以这是异常的现象,而且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变量的话,基本上是同步变化的。

我们对这个东西做了一个滤波和副滤液变化的分析最后得出变桨较吨0.318赫兹,扭矩也是0.318赫兹。这是转矩,这三个吻合性是非常好的,这就是我们塔架发生振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最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因为控制出现了异常,导致我们风机没有达到额定风速之前,就已经发生频繁的变桨动作,造成风轮转矩波动。给我们整个机组有一个相当大的振动激励,也就是造成我们塔架振动的根本原因。这个也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横向的振幅要远大于前后的振幅,因为风轮是扭矩波动,不是前后的推力波动,所以最后我们以这个方向作为我们后续解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

首先我们采取了第一个,我们调整了风机的控制参数,当然具体的控制参数的话,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是调整参数以后的类似工况的运行数据,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变桨角度,已经恢复正常了,就不再变桨了,这个符合我们采用转矩表分析的运行工况的。当然这个地方还可以看到它的扭矩仍然是波动的,但是波动的话,这个时候是风机没有办法避免的一个情况。因为如果你采用的转矩表控制的话,风机的扭矩随着风速变化的话,肯定会发生波动的,但是这个出现问题的话,还会引起大量的问题。

这个是我们调整控制参数以后的运行数据,这头可以看到,这条蓝色的线,是我们振动加速度,这里头从60秒之后可以看到振动加速度,还是在不断上升的。叶片变桨角度的话,还是在波动的,这里头的话仍然有问题。

我们也做了一些分析,扭矩还是有异常的波动现象,但是具体的原因,其实跟原来的话,还是很相似的,调整这个参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话,风机的扭矩信号肯定随着风速还是有相当大的波动的。所以我们最后采用了滤波器,就是在我们转速和扭矩信号下面加了一个振动滤波,我们可以看到蓝色的线,是没有采用这个东西之前的振幅,黄色的线是采用之后。我们这里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出来,之前和之后的振幅比之前有明显的降低。我们给它做一个简单的频谱分析,滤波以后的频谱,虽然峰值基本上出现在0.317,但是峰值从32降到4.65,基本降低85%,这个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目前我们还在做其他方面的改进,对我们的查表控制的方法,我们可能至少在过渡区这一段的话,可能会采用全程PID控制,或者含扭矩控制,我们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可能不再采用转矩表控制,当然这个我们正在做。因为刚才我们也说了,振动和振动源和结构特性两方面相关的。从结构特性来说,我们也在做阻力器的设计,虽然它不能解决振动源的问题,但是振动源有激励的话,我们可以把振动幅度大幅度减少,预计今年会装一台。最后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问你一个问题,你是单台机还是多台机?

唐亮:多台机组基本上都出现这个问题了。我们那台机组是第一次采用某一假供应商的部件,有一个部件的匹配问题。

主持人:第二个,当时的风速多少?

唐亮:发生振动的时候,当时的风速是12米左右,其他的风速没有振动。

主持人:我告诉你,我在仙人岛遇到一次,在某个风速下,整个机组振动,要等到那个风速达到那个值的时候,才测,要等到半夜才测,就是辽宁省因口仙人岛我提供这个案例给你参考。第二在山东荣成7台机组,所有的部件都是德国来的,惟一有塔架是当地造的。当地造的7台机组,有一台发生振动。

唐亮:最后查出是什么原因?

主持人:最后的原因就是塔架的制造质量。7台有1台振动,其他都一样。因为现在你调转矩,通过这个调的。

唐亮:我们这个风场情况可能不太一样,它是普遍的情况,其实我们在PPT里面没有说,其实是因为变流器的能力,跟我们转矩表匹配,还有主控有点问题,就是变流器的扭矩变化能力跟不上主控的要求,所以造成来回波动有点问题。塔架的问题还没有发现,当然我们都会查,但是现在我们更改的情况来看,应该没有再发生过类似的问题了,谢谢。

主持人:大家有问题没有?

提问:实际上我想提一个问题,我看到咱们这次演讲的标题,叫轴系,是不是你们振动之前在轴向上有比较明显的振动,我注意你讲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跟变桨系统相关,这块跟变桨系统的相关性?我们一般做的都是三叶片,是不是三叶片不兼容造成的?第二相关性,我们谈到的,实际上后发现的,实际上跟变流器的滤波这块相关?跟这块的相关性体现在什么?包括解决手段是在变流器加的,还是主控加的?

唐亮: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我们叫它轴系是这个原因,因为我们风机控制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给扭矩,所以引发振动的直接原因,肯定是因为异常变桨,但是具体到载荷上来说,就是变桨造成扭矩波动,这个是最直接的原因。我们做的滤波其实主要对转速信号做滤波。我们要把塔架的基频和其他相关的振动的频率要过滤掉。让转速信号发生波动之前都可以接受,但是不能发生共振。

提问:是不是跟固定的某一个风速段相关?

唐亮:对,其实在1500千瓦左右,风速是12米,转速是14RPM。

提问:现在解决办法是加滤波器,有没有想过快速躲过这段?

唐亮:损失发电量太大,经济上难以接受。

提问:好谢谢。

提问:第一个问题,我看PPT最后写的是设计阻尼器,这个是硬件还是软件?

唐亮:阻尼器是硬件,最早是在塔架加水箱,我们指的就是这个,因为这个跟控制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只是改变机组的结构特性,无论它什么原因发生的振动,在我们的基频附近都有很好的减振效果,这是一个被动的方法,但是从我们计算结果来看,效果还是可以的,国外的用也很多,在海上我们已经看到一些商场在用类似的产品了。

提问:成本大概有多少?每台都可以装吗?

唐亮:初步问下来,好像是15-20万一个。

提问:有没有想过从软件上加一些阻尼器之类的?

唐亮:软件是这样的,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转矩表控制的话,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避开塔架的振动频率,所以我们采用对信号进行滤波,把频率的信号全都滤掉。虽然发生波动,只要不跟我们塔架发生共振的话,是不会有问题的。实际上从我们模拟的结果来看,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提问:谢谢。

提问:我问一个问题,你们问题主要出现在短一点叶片的风机上,还是长叶片风机上出现的?

唐亮:其实是长一点的,因为这个地方长一点的话,为什么发生波动的话,有的时候主控要求的扭矩变化率太高,变频器跟不上了。太高的原因就是一般比较长的叶片,会比较多的出现这个问题。

提问:现在这么做了以后,有一些方案嘛,按这个方案做了以后,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唐亮:这个问题目前来说,我们现在还在观察,我们应用上去以后,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可以说是解决了。阻尼器这个还没有加,是我们准备加的。

提问:不管什么方法,会不会对你风机的发电量有影响?

唐亮:滤波肯定是有影响的,调整共振参数肯定有影响。

提问:会降低一些。

唐亮:因为这个属于主动的方法,加阻尼器是被动的,跟风机本身,你可以认为跟它运行是毫无关系的,这个对发电没有任何影响。

提问:你们有没有评估过,大概降低多少发电量?

唐亮:这个只有简单的估算,具体降低多少,没有具体的数字,不管怎么说,这个对发电量的影响,起码调整控制参数这块来说,应该是比较小的。

提问:谢谢。

主持人:我觉得唐先生你们应该不要治标,要治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机组查看更多>风电技术查看更多>北京国际风能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