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发电信息化技术正文

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2013-11-12 11:03来源:智能电网知识库网关键词:电力电子信息化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输电环节

2.1 高压直流输电(HVDC)

直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稳定性好、控制调节灵活等优点,对于远距离输电、海底电缆输电及不同频率系统的联网,高压直流输电拥有独特的优势。1970年世界上第一项晶闸管换流阀试验工程在瑞典建成,取代了原有的汞弧阀换流器,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正式应用于直流输电。从此以后世界上新建的直流输电工程均采用晶闸管换流阀。

2.2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柔性直流输电

近年来,直流输电技术又有新的发展,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 Sourced Converter,VSC)的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是一种以VSC和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采用IGBT等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组成换流器,应用脉宽调制技术进行无源逆变,解决了用直流输电向无交流电源的负荷点送电的问题,同时大幅度简化设备,降低造价,可用于孤岛供电、城市配电网增容改造、交流系统间互联和大规模风力发电厂并网等。世界上第一个采用IGBT构成电压源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工业性试验工程于1997年投入运行。

2.3 柔性交流输电(FACTS)

FACTS技术的概念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一项基于电力电子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对交流输电系统的阻抗、电压及相位实施灵活快速调节的输电技术,可实现对交流输电功率潮流的灵活控制,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水平。现有的FACTS设备及其在电网中的功能如表1所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在研究开发的基础上开始将FACTS技术用于实际电力系统工程。其中SVC是通过晶闸管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来调节输出无功的大小,设备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成本较低,所以较早得到应用。其他的如STATCOM(美国/日本/中国)、TCSC(德国/美国)、UPFC(美国)和CSC(美国)也都有实际的工程应用。

3 配电环节

“用户电力技术” (Custom Power Technology)的概念是美国的N.G.Hingorani博士于1988年提出的,该技术是将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综合起来,以用户对电力可靠性和电能质量要求为依据,为用户提供其特定要求的电力供应技术。用户电力技术又称DFACTS,是FACTS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延伸。目前主要的DFACTS设备及其功能见表2所示。他们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现平抑系统谐波、消除电压闪变和不对称、补偿功率因数和负荷波动等功能。

在智能配电网的电力电子装置中,值得一提的是智能万用变压器(IUT)。不同于传统的线圈式变压器,它是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由多级逆变器组成)的变压器。作为美国EPRI ADA项目中的一个基础性的装置,IUT已接近市场化。见于报道的IUT的额定功率为20 kVA,输入相电压为2.4 kV,输出的额定电压为120V/240V。除了传统变压器的功能外,IUT可向用户提供可选择的服务项目,如直流或400 Hz的电力,由单相到三相的转换、调压、谐波过滤、下陷校正;它还可以改善系统运行效益,如设计标准化(减少了备件的库存量),消除了危险的液体介质(油),减小了重量和尺寸,内置传感器具有远方通讯能力,可辅助配网远程监控,也可作为可控开关遮断潮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电子查看更多>信息化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