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中国核电业试水“出海”(图)

2013-11-21 13:49来源:南风窗网关键词:核电企业AP1000核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品牌之战

10月17日中午,笑容可掬的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出现在了广东台山核电站的员工食堂,他熟练地拿起筷子,吃了辣味十足的四川水煮牛肉,让一起用餐的核电工作人员惊叹不已。

显然,不论是财相本人还是其访问团队,都为本次中国之行做足了功课。在参观期间,奥斯本抛出了“大礼包”:他宣布,英国将允许中国企业参与投资英国核电项目。他还说,在合作初期,中企参股量可能是少数,但日后可以增持。甚至,还可以控股英国的新一代核电站。

奥斯本所指的是欣克利角C核电站。奥斯本返回英国后的10月21日,英国政府便与法国电力(EDF)就修建该核电站一事达成协议。媒体称,根据协议,以法国电力牵头的财团将向项目投资160亿英镑,中国核电企业有望持股30%至40%,其中包括了法国电力的长期合作伙伴中广核集团。台山核电站是中广核最新兴建的项目,而奥斯本台山之行,其“力挺”之意已很明显。

对于持股及后续经营事宜,中广核相关人士显得较为谨慎,对记者表示,以公司网站公告为准,也并未透露其他信息。实际上,在这个“大礼包”中,法国人依旧唱主角,但中企投资发达国家核电项目却是第一次。1991年,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核电项目—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中国真正意义的核电技术输出只有一单,即1993年开工,2000年并网发电的巴基斯坦的恰西玛项目。而在发达国家,中国核电业从未有所斩获。

不过,投资欣克利角项目的意义,并不仅在于中国核电业首入发达市场。北京一位接近核电业高层的消息人士分析,某种程度上说,巴基斯坦项目并非完全市场化的出口行为,因此,中国核电的出口能力并未得到真正的检验。相比而言,英国项目尽管也有双方政府推动的因素在其中,但因为有其他国家的竞争,同时也是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竞标,故而更富有“市场味”,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核电“出海”。

此外,本次投资也并非一次旨在赚钱的行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李宁认为,核电站的设计寿命在40年至60年,成本收回约需15至20年。同时,英国的建设成本较高,而该国电价也有严格“封顶”。因此,短期投资回报未必乐观。但换个角度来看,该项目的“长期收益”更为意义重大。

“中国需要一次这样的核电输出。”李宁曾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担任终身研究员,该实验室以研制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而闻名。作为行业的顶尖科学家,他还是中美民用核能合作协调组美方副组长。他分析,中国企业在项目中应该不仅仅限于资本输出,而是会参与到核电站的建设当中。同时,中国的零部件也会有出口的机会。因此,项目的成功将为中国核电业赢得良好的口碑,这是一次产业信誉的“放大”,这会为中国核电产业未来的全球扩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全球核电商机无疑是巨大的。目前,发达国家核电发电量已占到全部发电量约20%,而发展中国家仅为2%,而中国略超过2%。“落差”即意味着商机。这些年来,中国核电巨头也一直在尝试“出海”。2012年,中国核电企业试图参股英国另一核电项目“地平线”(Horizon Nuclear Power),但败给了日本对手。而在东南亚、非洲和中东等新兴市场,法、俄、日、韩等国的对手时常捷足先登。至今,中国核电业的“走出去”战略在海外鲜有斩获。

北京一位核电业观察人士对记者说,作为中国的核电三巨头之一,中广核一直在尝试和非洲国家的合作。如果欣克利角项目顺利推进,那么对其在非洲的核电拓展计划必然产生正面影响。因此,项目可以看作国内核电业的一次品牌之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企业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核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