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中国核电业试水“出海”(图)

2013-11-21 13:49来源:南风窗网关键词:核电企业AP1000核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引进和输出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核电民用的国家。1969年以前,其核电装机总量世界第一。但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因为发现大型油田,加之其核电技术路线的“选择错误”,英国核电产业被法、日等国超越。目前,英国又重启核电建设,这被称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最大的核能复兴”。其中,计划于2023年建成的欣克利角项目,其装机容量将占全英电力供应量的7%。

最初,中国企业参与该项目并非英方的“首选方案”。有报道称,欣克利角项目原计划由法国和英国本土企业合资建设。但今年年初,英方一家财团突然宣布无力承担先期巨额投资,这才给了财大气粗的中国企业以机会。

但实际上,中国核电产业也并非光是有钱。李宁表示,核电业的核心技术是反应堆,主要是堆芯的设计和控制。在这方面,中国曾是“消化吸收”了别国技术,但这些年来,中国核产业的原创性也不断在加强。以美国西屋公司对中国进行技术转移的第三代AP1000技术为例,其部件的80%中国已完全实现了国产化支撑。而在合同中,既包括了“再开发”部分,也包括了“技术转移”内容。也就是说,中国第三代AP1000技术的自主化将更加容易。相比而言,之前所吸收的“法版”或者“俄版”核电技术,中国必须把“国产版”和“原版”的差异做到足够大才算自主知识产权,才可以单独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出口。

就核电出海的策略而言,引进“美版”核电技术是相对明智的。原因在于,美国核电业格局在全球独一无二,其没有纵向垄断的核能巨头。其技术提供商西屋公司并不从事核电站运营,没有在产业链上纵向垄断。而其他发达国家的核电巨头多属于全产业链巨头,和中国核电企业类似。如果引进后者的技术,即意味着在产业链所有环节,中国都可能和技术输出方竞争。“你的师父是你的对手,你怎么办?”北京一位业内人士如是形容。

引进加消化的技术革新策略看似美好,却容易忽略中国业界一直以来的技术标准不统一难题。目前,我国约有30个核电站在建或新建成,其中至少有3个国家的技术。除了正在加紧自主化的第三代AP1000技术外,在这些核电站中,既有法国的EPR技术,也有俄罗斯的VVER技术。与此同时,部分核电站还采用了中国在原有核电站基础上自主研发和改进的“二代半”技术。

对此,一位核电业人士告诉记者,原因很大程度是核电站建设周期长,国内很多项目急着上马,等不及。而更有观点指出,技术的不统一在于核能行业被少数利益集团左右。各家利益主体各自为政,为做大资产“盘子”,纷纷不计成本引进国外技术。这样的结果,将可能导致原本为统一技术标准而进行的第三轮核电技术革新愿望落空。还有业内人士说,在国外竞标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中国公司用不同的技术来竞标,但人家却只知道你们都来自中国。这种现象对中国核电产业的“出海”必然会有负面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企业查看更多>AP1000查看更多>核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