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国际正文

英国的电价为何十年翻番?

2013-11-29 15:47来源:日经BP社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电价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种英国模式一直被视为电力市场改革的成功典范。但自开始实行电力自由化以来,经过20年的岁月,已经出现了背离了最初理想的情况。六巨头之间没有发生激烈的竞争,也没有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选项。虽然各公司推出了很多种方案,但其内容十分复杂,就连进行对比研究都很困难。消费者对文章开头提到的提价感到愤怒,也是英国模式没有正确发挥功能的很好佐证。

在电力市场改革开始之前,英国和日本一样,由电力公司一手承担发电、输配电及零售业务。但改革后,虽曾分割成发电公司、国家电网(从事系统运用及供电业务的垄断企业)、地区配电公司(向各家庭配电和零售),但通过合纵连横以及外资参与,又逐渐出现了多个由一家公司全权负责发电、配电和零售的垂直整合型企业。进而发展成目前由六巨头垄断市场的状态。

虽然最近出现了把配电部门转让给专业基础设施运营公司的动态,但“六巨头”依然控制着发电部门与零售部门,即电力的“生产”和“消费”。对于电力公司而言,发电量与电力消费失衡是一大风险。电力如果剩余,就必须以低价在一级市场销售,如果短缺,就必须出高价购买。因此,电力公司希望打造的业务模式是,不在一级市场交易,自己生产的电力全部由自己的客户消费。就这一点而言,其掌控上游和下游两方面也是合理的作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力公司只需生产满足客户消费的电量即可,因此新建发电站享受的投资奖励很难发挥作用。电力没有剩余,一级市场上流通的电力就不会增加,也就无法确保足以形成合理价格的流动性。

电力市场改革只靠“发供电分离”是不够的

Giulietti副教授说:“现在,英国面临的问题并不一定是民营化进程。而是改革后的政策允许发电公司整合零售,从而形成了垂直整合的卖方垄断状态。”也就是说,电力市场改革并不是仅仅实行“发供电分离”和“自由化”就可以了。而是要以二者为出发点,配合环境的变化,进行细致的政策运用,使市场能够顺利地持续发挥作用。

在自由化之初,英国享受了欧洲最低的能源价格水平。凭借英国境内的北海出产的丰富廉价燃气,燃气火力发电投资势头旺盛。因此,新涉足的企业越来越多。但随着北海燃气产量的减少,英国陷入了必须进口能源的局面,如今的情况今非昔比。老化设备必须更新,普及再生能源也加重了成本负担。

英国迈出电力自由化的脚步后,已经过去了20多年。但是,在能源境况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英国依然在探索能源的稳定供应之道。对于即将全面开启电力市场改革的日本来说,许多地方应该向英国学习。(《日经商务周刊》伦敦支局记者:LoraScarlet)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价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