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技术正文

盘点:2013年光通信领域科学前沿技术

2013-12-11 09:17来源:OFweek光通讯网关键词:光通信光纤传输光互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IBM光通信链路数据传输能效创新记录

运行速度是现有计算机系统一百倍的超快超级计算机距离应用又近了一步。美国IBM公司在美国国防先期计划研究局的支持下,再一次降低大量数据传输所用功耗。

研究人员在3月17~21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纳海姆市召开的光纤通信会议和博览会/国家光纤工程师会议(OFC/NFOEC)上对此光通信链路进行详细描述,该链路较之前能效记录提升了一倍。

研究人员预测未来的计算机将达到亿亿次级规模,可用于全球气候模拟、细胞整体的分子级仿真,纳米结构设计等更多功能。IBM公司位于纽约州约克敦海茨的TJ华盛顿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乔纳森说:“计算机预计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亿亿次级,但在此之前还需进行大量的研究。”为了实现该目标,研究人员必须找到计算机在较低功耗下可快速传输大量数据的方法。

通过结合IBM公司32纳米绝缘体上硅(SOI)CMOS工艺制成的集成电路,以及美国住友电气创新设备公司(以前的商埃姆科公司)制造的先进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和光电探测器,乔纳森和同事制造出新的高能效光通信链路,每秒传输速度达到25Gbit,总功耗只有24mW,约合每比特耗能1pJ。乔纳森说:“与之前的记录相比,数据传输速度提高了66%,功耗降低了一半。我们将继续提高光通信的传输速度和功耗效率。人们总希望能以更低的功耗传输更多的数据,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新技术为实现下一代单芯片光互连打开大门

可将光信号变成沿金属表面行进的波

美国科学家制造出一种新的纳米尺度的连接设备,能将光学信号转变成沿金属表面行进的波。更为重要的是,新设备还能识别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并据此朝不同的方向发送信号。

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让人们能在亚波长尺度下精确地操控光,而不会破坏可能携带有数据的信号,这为有效地从光子设备传递信息给电子设备从而实现下一代单芯片光子互联打开了大门。

新连接设备由一层薄薄的金组成,其上布满小孔,科学家们设计的天才之处正在于这些切口形成的像鲱鱼鱼骨(箭尾形)一样的图案。

新结构非常微小,每个图案单元比可见光的波长还要小,因此,科学家们认为,新结构应该很容易同平面光学等新奇技术整合。然而,卡帕索表示,新设备最有可能用于未来的高速信息网络内--纳米尺度的电子设备(目前已经出现)、光子设备和等离子体有望集成在一块微芯片上,从而实现下一代单芯片光子互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光通信查看更多>光纤传输查看更多>光互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