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多元资本涌入分羹中国页岩气

2013-12-11 16:27来源:中国石化关键词:页岩气开发页岩气招标页岩气井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页岩气投资的全面放开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新机遇,国资、外资、民资纷纷涌入,一股页岩气投资热潮正在兴起。

尽管存在诸多争议,中国式的页岩气革命即将“爆发”。作为能源行业的明日之星,页岩气背负着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众多企业为分羹页岩气争相入围,老百姓则关心何时能够受惠于页岩气。继风电、光伏之后,页岩气概念将在中国掀起一股新的融资热潮。

页岩气开发患“资本饥渴”症

与常规油气不同,页岩气独特的开发模式需要持续的庞大资金支持。

常规油气开采运作模式是:钻一口井,然后一生产就是连续好多年。然而,页岩气井快速递减的特性却意味着要想维持产量,就必须不断地投入资本,开发新的气井。以美国五大页岩气产区之一的海恩斯维尔区块为例。建立单口页岩气井的投入成本约为191万美元,在美国天然气价格为4.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情况下,投资者仅需3年时间就能够收回初期投资成本。然而,基于水力压裂法的开采方式,页岩气井的衰退非常迅速。产量从第一天起就跌下悬崖,这种下跌将持续数年。有些井可能在第一年就开采了储量的70%。

为了维持收益,在天然气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保持产量是唯一的选择。美国的投资者不得不通过各种融资渠道以获取资金不断增加新气井的数量。在6700余家中小企业的推动下,在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支持下,2012年美国在页岩气勘探和开采上的支出已经达到6000亿美元。2013年,这一开支将进一步上升至6500亿美元。

非常规能源开发对于投资的渴望,甚至改变了美国对“能源安全”的定义。

“威胁美国能源安全”,是美国立法者们拒绝来自中国投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2005年,美国政府以威胁美国能源安全为由驳回了中国海油以高价收购美国一家相对较小、不怎么起眼的能源公司Unocal。

几年后美国对中国资本投资能源领域的态度却发生了明显的转变。2010年,美国批准了中国企业投资其本土能源资源。5年前被拒之门外的中国海油,5年后却顺利地与当时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商之一的Chesapeake签订协议,共同开发位于得州的EagleGord页岩气区块。2011年,这两家公司再次达成协议,共同开发Colorado以及Woyming的页岩气资源。一年后,中国石化与美国Devon能源公司同样签订了合作协议。2013年初,中国石化再次出手收购Chesapeake密西西比油气资产50%的股份,创下了中国企业收购美国油气资产比例的新高。

正是页岩油气意料之外的快速增长,改变了美国对来自海外资本的态度。而正是这些来自海外的资本促成了美国的页岩气革命。2005年前,北美是油气资本的净输出国。6年后的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北美油气资本中接近2/5的资本投入来自北美以外的地区和石油以外的行业。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独特的开采方式,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持续性的投资;某些地区井喷式的增长,意味着大量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新能源、清洁能源的推广,则需要完善的销售网络。随着联邦土地的逐步开放,这些需求将被进一步放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对于“能源安全”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为了保证“能源独立”的延续性,确保能够长期以合适的价格满足国内能源需求,美国人不得不做出决定。美国开始意识到无法仅仅依靠国内的资金来以目前的方式达到“能源安全”,美国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确保非常规油气的持续性增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招标查看更多>页岩气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