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技术正文

RFID技术在电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应用模式探讨

2013-12-25 13:18来源:电子科技关键词:RFID技术资产管理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2 实物标识性能需求

RFID实物标识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量大、存储信息可以修改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在电网资产跟踪管理上。因此,用于资产跟踪管理基本采用ISO18000—6B金属标识。电网设备常年在室外和高温的环境下,在标识设计及材料选型时需要充分考虑防紫外线、读写距离、多标识读取等因素。

(1)读写距离。在变电站超高频电磁环境中,金属表面对电磁波产生屏蔽作用,当标识内天线靠近金属表面后天线性能会发生明显的恶化。经现场应用测试,标识在附着接地扁铁表面后,信号会大幅衰竭,读写距离会降低50%~70%,因此,在标识外壳设计、封装以及标识张贴材料上要考虑到读写距离问题。

(2)抗紫外线。目前,超高频无源电子标识封装外壳普遍采用ABS材料,对已安装标识回访,电子标识长期在变电站风吹日晒,容易褪色,因此,在标识外壳封装时考虑添加抗紫外线的材料。

(3)防冲撞机制。变电站设备数量众多,为加快资产盘点和巡查速度,实物标识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防冲撞算法,实现对各工作区域的多标识批量、快速、准确读取的功能。

1.3 标识贴标规范制定需求

实物标识贴标规范就是对每种类型的设备明确规定标识的安装位置,便于今后的安装、识别和读取。电网设备贴标规范的制定应考虑室外设备、室内设备、各单元设备特点、手持设备与标识的读写距离、角度等因素来制定,总的原则必须从实际应用出发。当前,变电站RFID技术应用基本采用无源金属电子标识,但将该类标识直接安装在室外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设备本体上开展应用尚不切合实际。经对国内外手持式读写设备在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使用测试,无法读取超过2 m外的标识信息。因此,RFID贴标规范的制定要考虑这种因素的存在。

1.4 实物标识中间件与系统集成的需求

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资产管理的效率,但是,RFID读写设备应用技术复杂,与电网公司的PMS系统、SAP系统之间的集成难度较大,系统间耦合度高,对业务变化的适应性差。这使得企业对于实施RFID技术持谨慎的态度,而中间件有助于RFID设备与电网公司ERP系统及SAP等系统的集成。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RFID技术查看更多>资产管理查看更多>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