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企业正文

中核建中拾级而上产能跻身世界六强

2014-01-06 10:29来源: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关键词:中核建中核电企业核燃料元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993年,年产能金属铀75吨;

2001年,年产能金属铀200吨;

2008年,年产能金属铀400吨;

2013年,年产能金属铀800吨。

从1993年到2013年,20载光阴荏苒,中核建中依靠不断提升产能,具备了300WM、AFA-2G、AFA-3G、全M5AFA-3G、VVER-1000、TVS-2M压水堆燃料元件的制造能力,跻身国际核燃料元件制造专业化公司先列,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如同浩浩汤汤的金沙江水,奔腾不息。

2013年12月26日16:05,中核建中的电子显示屏上“大干100天、决战400吨”还有5天的倒计时显示牌提前清零,400吨扩建技改工程2140子项组件组装大厅里悬挂起“热烈祝贺400吨扩建技改工程形成产能”的横幅。一组身披大红花的贫铀AFA-3G燃料组件完成上管座胀接,在组件翻转平台翻转至垂直状态后由吊车控制缓缓移动到大家的面前,透着幽幽的金属光泽——400吨扩建技改工程第一组贫铀AFA-3G燃料组件成功下线。

现场,掌声雷动。

如果说,每一次的产能提升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小步,那这20年来的累积终于让中核建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从年产能75吨到年产能800吨——是从无到有,更是从成功到卓越。翻开国际核燃料元件制造专业化公司的产能排行录,中核建中已经成功站在了世界第六的位置,至此,建中人向世界宣布:中核建中跻身世界一流。

借势:抓机遇,求发展

有数据显示,我国是目前全球核电机组已经开工建设最多的国家。“十二五”期间,将有30多台核电机组相继投入运行,到“十二五”末期,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数量将达到接近50台。届时,对核燃料元件的需求也将达到每年1000吨金属铀。这样的产业前景,对于为各核电站提供核心部件核燃料元件的中核建中无异于迎来发展的春天。

中国的核电大发展让世界一流的核燃料元件制造企业频繁地出现大动作,在这个领域,一旦中核建中跟不上核电发展的脚步,市场自然会被国外的企业分占。产能扩大、技术升级、产业链延伸对中核建中来说迫在眉睫。

2010年,中核建中在与核电站用户签订了到2020年的十年期长期供货合同,使“十二五”期间的生产任务十分饱满。根据中核建中与核电站用户签订的供货合同,“十二五”期间,中核建中所承担的核燃料元件供货量逐年增加:2012年达到1026组,2013年达到1384组,2014年达到1992组, 2015年将突破2000组。

如何才能完成这些任务?

中核建中总经理丁建波在2012年度工作会上提出:干好现在,瞄准未来,重点推进能力建设和条件保障建设工程,是中核建中在谋求新一轮核电大发展中走得更快、更好、更稳的重要发展思路。“1+6”扩建技改工程作为一个提升核燃料元件制造能力建设的规划,它的实施,将对构建安全可靠、清洁高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核燃料元件生产运行保障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即以产能建设为“龙头”,加速推进400吨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扩建技改工程建设,提前实现达产目标;“6”即以“十一五”安改工程建设、核事故应急工程建设、实物保护工程建设、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工程、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工程、专项工程建设6项条件保障建设工程为“骨架”,对“龙头”形成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共同承担起中核建中快速提升核燃料元件生产能力的重任。

2012年的春天,中核建中广为议论的一个词,就是“1+6”。

数据显示,中核建中400吨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扩建技改工程建设总投资为7亿,“十一五”安改项目投入资金4150万,核事故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工程投入资金3950万,基础设施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投入资金19667万,实物保护项目投入资金6640万,专项技改投入资金近2亿……“十二五”期间,国家批复建设项目总投入超过12亿。

面对这样的数字,中核建中对跨越式提升产能的信心更加坚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核建中查看更多>核电企业查看更多>核燃料元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