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访谈正文

水电开发与鱼类保护系列报道 “梯级电站建设不要过密”

2014-01-15 10:46来源:中国能源报关键词:水电开发梯级电站电站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记者:以长江上游来说,在哪一个时间段鱼类资源下降得最快?有没有曲线图?

陈毅峰: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缺陷,监测和积累的资料差得太远,工作比其它国家晚。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年际数据列表,但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明显。

记者:评价生态系统是否有“崩溃”一说?

陈毅峰:关于崩溃,没有统一的标准。实际上生态系统不存在崩溃,它会不断衍化,从一种平衡到另一种平衡。比如从原来健康的生态系统变得被削弱破坏,其功能受到了极大地削弱,发挥不出它原来的功能了。

记者:我们现在可以说长江的生态系统是濒临崩溃了吗?评价生态系统有哪些指标?

陈毅峰:濒临崩溃是可以说的。我们评价生态系统一般从结构和功能来分析。生态系统首先要有结构,结构越简单越不好,结构越复杂越不容易被打破。具体到长江,它的捕捞量已经很少了,在一些特定江段鱼类组成的变化又很大,一个是优势物种的变化,一个是渔获物个体的小型化。另外一个评价指标就是功能,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除了直观的提供产品的功能外,实际上还有很多种功能。比如自净的功能,为什么现在蓝藻、水华大量爆发,很大一个原因是水生态系统丧失了一部分自净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类似金字塔结构,一些小鱼小虾靠吃藻类为生,大鱼又吃小鱼,现在我们可能就没有控制这些东西的鱼来吃它了,所以水华的爆发,就是食物链的简单化导致,加上居民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功能被削弱得越来越严重。

记者:您如何评价现在的长江生态环境?

陈毅峰:现在长江的生态状况确实比较差,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关键是怎么处理好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一个大坝不会导致鱼类灭绝,

但梯级大坝就会”

记者:您认为水电建设是不是导致鱼类资源下降的破坏性力量?

陈毅峰: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水生生物有个载体,那就是水。比如流水环境,修建水电站之后变成静水环境。长江上的418种鱼类,45%是适应流水性环境的。而且不是在某个点分布,而是在一个江段分布。修建水电站的时候,能否适当拉开一点?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库头加库尾,其实这些鱼类还是可以生存的。如果干流开发了,是不是可以把支流留下来做保护?现在我们干流、支流、支流的支流都是一个电站接一个电站。当然,水电的利用,大背景涉及到我国能源紧张,要发展绿色水电,但是不管环境和水生态,你能说水电就是绿色的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水电开发查看更多>梯级电站查看更多>电站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