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为“煤改气”算几笔账

2014-01-28 10:20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朱成章关键词:煤改气清洁能源煤炭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能源的情况特殊,世界上的两次能源大转换没有完成,而国内农民取暖、做饭还在大量使用秸秆,商品能源则还是以煤炭为主。近来出现的雾霾天气,倒逼我们在环境治理上必须采取“重典”,但病急容易乱投医。

严重的雾霾让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中国黄淮海平原发生严重次生盐碱化,2500万亩耕地变成了盐碱地,当年治碱与今日雾霾类似,治碱找对了方向——盐随水来,盐随水去,只要做好排水工程,次生盐化很快就治好了;我想治霾也一样,要找准方向,也一定能够很快治好。为了弄清方向,首先应算几笔账。

首先,“煤改气”如果是要将煤炭全部改成气,需要多少天然气(指气体能源)?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0%左右,除了商品能源中的煤炭之外,还有农村居民取暖、做饭的秸秆也要用气体能源替代。据预测,2015年我国需要消耗煤炭40亿吨,如果全由天然气替代,约需2.2万亿立方米,而当前全球每年的天然气总消费量不过3万亿立方米。即便算上页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要在短时间内增加这么多的天然气也将非常困难。

清洁能源替代煤炭是努力的大方向,但欲速则不达,幻想在短期内全面实现“煤改气”是不可能的。

其次,决定“煤改气”快慢的关键在于天然气的供应能力。过去天然气在中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只有1%—2%,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和进口,并取得不错的效果。199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53亿立方米,只占2.1%;预计2013年可以达到1700亿立方米,比1990年增加了10倍,占比也提高到了5%,;预计2015年可达到2600亿立方米、2020年可达4000亿立方米,但距离全部替代煤炭还有很大差距——按2013年可能达到的消费量计算,尚需增加11倍,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的天然气比欧洲贵,更比美国贵,结果导致中国在“煤改气”上不仅存在供应问题,还有价格承受的问题。

再次,中国煤炭消费基数大,“煤改气”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区别轻重缓急、有序进行,对雾霾和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先改。煤炭是化石能源中最肮脏的能源,其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分为两类,一类是煤烟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氢氧化物、粉尘、汞及重金属污染物,这种污染物的影响是区域性的;第二类是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其影响是全球性的,会造成全球气温升高。前者与煤炭消费的地域有直接关系,后者则与煤炭的消费地域无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改气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煤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