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技术正文

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系统

2014-02-18 10:48来源:EP电力信息化网关键词:GIS营配一体化电网信息化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科学的供电可靠性分析

国际可靠性指标计算标准是统计到计费用户,而目前我国采用的中压供电可靠性管理系统以中压配变为用户单位进行统计,难以扩展至低压用户。本系统实现对中、低压客户供电可靠性数据的实时自动采集、统计和分析,为提高中、低压客户可靠性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4)实现“线损四分”管理

通过配网设备与营销用户的关联,结合计量自动化的实时信息,真正实现了线损分区、分压、分线和分台区的实时统计和分析。基于GIS的线损理论计算功能模块,利用设备台帐的拓扑关系和准实时数据自动计算10kV馈线、公变台区的技术线损情况,通过理论线损值与实际线损值的比较,为降低线损和提高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量化分析的依据。

(5)实现业务和流程集成

系统对营销管理、配网生产管理、配网工程管理、计量自动化、配网规划、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等多个业务进行集成,为跨专业、跨部门的协同工作提供了支持。

(6)采用SOA设计架构

系统采用先进的SOA架构实现数据服务功能,为应用集成和“一体化”应用提供实践基础。

系统的建设遵循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为总抓手的管理思路,为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客户信息与设备信息的紧密关联为停电通知到户、故障实时查询、停电范围定位等高级应用坚实的基础。以客户为基础的供电可靠性管理模块更注重客户的综合停电管理,有效缩短了用户的停电时间,并可针对不同等级的用户实施不同的保供电措施。通过对停电、运行等综合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及监控,及时发现可靠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为提高供电可靠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了售电量的持续稳定增长。线损四分管理的实施及推广应用大大减少管理线损,直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成果实施部署过程及详细情况

2007年,广州供电局以海珠供电局作为试点,建立基于GIS平台的营配一体化的集成应用系统,实现了供电可靠性分析、停电综合管理、线损四分分析、远程自动抄表、自动停复电等功能。该系统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的项目验收。

2008年,营配一体化项目在广州供电局全局推广。配网设备和用户资料等基础数据的普查作为系统建设的基础工作在广州供电局全面展开。6月底,中心城区的基础数据普查工作顺利完成。随后,广州供电局开始了农电区域的数据普查工作。工作人员克服了地形复杂、普查区域大、用户分散等困难,于9月底完成农电区域的普查工作。10月,开始对全局基础数据进行查缺补漏。截止12月底,营配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达99%。面对海量的基础数据,广州供电局采用配网工程电子化移交的方式,将营销、配网基础数据的日常维护工作固化到配网工程竣工验收流程中,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同时,通过数据质量管理平台的建设,将营配基础数据的质量提升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在完善基础数据的同时,系统功能的开发工作也顺利进行。2008年1月,配网工程电子化移交模块上线运行。4月,供电可靠性系统通过功能验收,正式上线运行。10月,配网规划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功能验收,同时完成营配一体化系统的总体功能验收。11月,低压供电可靠性系统实现可靠性指标统计到户。

2009年,系统进入实用化阶段。广州供电局印发了《广州供电局营配一体化工作管理规定》,并落实了考核工作,从制度上确保了营配一体化工作的高效、常态化运作。同时,启动了基于GIS的三维管线系统、快速复电应急管理系统、供电可靠性二期、配网规划辅助决策二期等系统的建设工作,为一体化的业务体系提供更高、更深层次的支持。2009年9月,项目通过广东电网公司组织的实用化验收,评定结果为优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GIS查看更多>营配一体化查看更多>电网信息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