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网信息化物联网评论正文

信息时代IT技术结合体:谈智慧城市建设误区

2014-02-24 13:39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关键词:信息时代智慧城市物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智慧城市建设误区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技术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强动力。现在,我国超过300个城市相继提出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这体现了我国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和魄力,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应该看到,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前所未遇的工作,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不断侵扰着建设工作,而认识上的误区则会使建设过程走弯路。

误区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信息产业部门的事,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事,技术越先进越好。的确,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今天刚做完的技术规划,明天就可能由于出现了新的技术而显得“落后”。因此,不断追求新技术的建设规划会使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以技术为风向标的建设,让技术牵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鼻子,最终可能会导致建设结果与实际需求相距甚远;或者建设了先进的系统但与城市发展阶段不相吻合,造成建设浪费,背离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本意。

误区二:建设好了物联网,智慧城市建设就完成了。不可否认,物联网的出现给城市建设确实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带来了发展契机。不错,物联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而且物联网的数据把真实世界虚拟成了数字世界,使人们可以“坐在屋中观天下”。但是,光有数据的存储、整理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部,物联网的建立也只是为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何况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是如此深厚。

误区三:智慧城市建设短期内就可完成。在短期内,花钱可以改变城市面貌,可以建设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高质量的社会保障设施。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使城市居民享受更好的社会体验和服务,让城市居民能够使用,会使用,愿意使用城市的信息化设施,真正给市民带来实惠。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因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要求不会停止,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是社会发展的永恒目标。

误区四:参考技术厂商的城市建设方案就可以基本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可以说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厂商的帮助。但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做好全面、长远的规划,需要从城市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顶层规划,一套技术方案所能涵盖城市的宽度、广度、深度恐怕是有限的。从这一点上出发,政府部门需要既看眼前的建设需要,更要看到长远建设要求;既要尊重技术厂商的建议,也要清楚城市百姓对智慧城市的期望,避免走偏,落入技术导向误区。

误区五:智慧城市建设就是传统城市建设的智慧化。其实,仅从建设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似乎是正确的。不可否认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面临的是城市的基础建设,但传统的城市建设基本上是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这只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方面,更多地还需对城市进行智能化建设和智慧化改造,从城市智慧管理角度进行信息收集、存储、管理、应用等方面考虑,那种大兴土木式的建设方式恐怕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正确方法。

关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信息时代查看更多>智慧城市查看更多>物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