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改革开放不久中央就提出转方式
记者:指望企业自觉肯定不行,那您认为现在治霾最大的阻力和瓶颈在哪里?
曲格平:主要在于政府,企业不可能主动去保护和治理环境,但光靠政府说教也不行,政府必须履行其责任,通过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措施来约束和控制企业排污行为,否则根本没用。
记者: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曲格平:改革既得利益集团也是治理雾霾的一大关键。但是实在是太难了。
记者:为什么这样说?
曲格平:改革开放不久,中央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这些年进展并不大。因为现在改革权掌握在既得利益集团的手里,很多重点大型企业都在他们的利益范围之内。要是改的话,钱就不能往自己腰包里装了,得拿出来治理环境,谁愿意啊,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得不到解决的实质问题。
记者:割谁的肉谁心疼。
曲格平:只要牵扯到自身利益,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难。再说各级政府眼里只有GDP,它们和企业都不愿损失自身能得到的最大化利益。
记者:面对既得利益集团,我们该怎么办?
曲格平:想要改变环境污染的现状,决心、勇气、办法和措施,一样都不能少,改革必须要动真格了,向既得利益者开刀,政府必须履行其应尽的责任。
记者:您看到政府的决心了吗?
曲格平:3月13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一个崭新而又铿锵的提法就是,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只要政府下定决心动真格,把环境保护和治污工作放在首位,提到“不消除环境污染,也要亡党亡国”的高度,我想那肯定就没有问题了。
“最缺少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
记者:您认为我国当下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最缺少什么?
曲格平:我一直认为,最缺少的是法治,尤其是严厉的执行。其实我们不缺好的方针政策,我们一直是“领先的方针,脱节的实践”,但一到执行,就完了。
记者:那您说的法治,具体怎么理解?
曲格平:第一要有法律,第二要有执行机构。谁要是违背了这些法律和规定,执行机构就有权力去严厉整治。一些国家的环保部腰杆特别硬,背后有法律的强力支撑,中国却截然不同。
记者:您觉得我国现在的环保法治环境如何?
曲格平:我曾提倡把环保的法治作为中国法律的一个突破口。其实,我国的法律不算多,也不算少,几百部法律,环境方面就接近30部。
记者:法律不少,为什么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曲格平:一方面,环保法规定得过于笼统,缺少一定的量化和细化,原则性不强;第二,全国普遍不太重视,认识不到位,说到做不到;第三,一些政府部门执行不力,遇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记者:我们要想打赢雾霾这场战役,应该怎么做?
曲格平:第一、要把中央的规定落到实处,最根本的就是法治,没有这个一切都是白说。第二,政府目标一定要具体。根据国务院去年9月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每年要采取什么措施,达到什么标准,都得计算出来,然后仔细研究,不能光靠一把手说了算。
第三、全民监督,比如监督私营工厂。现在大企业一被曝光,股价立刻下跌,公众要是觉醒了,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第四、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尽量少开车、多些绿色出行。全民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大潮中来。
“2050年达到西方治理水平,就不错了”
记者: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人把它称为中国治理大气污染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您怎么看?
曲格平:以国务院的名义出台治理大气污染的行动计划,在新中国环保史上来说应该是第一次。这足以看出中央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决心。这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立的具体目标是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记者:这五年是不是很关键?
曲格平:这是迈出的第一步,很关键。这一步我们要是迈不出去或迈不好,这就意味着中国治理环境和雾霾没什么希望了。
记者: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大不大?
曲格平: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说这个目标定得有点低了,我反驳说,就现在而言,其实已经是很高了,到时能完成这个目标,已经相当不错了。
记者:抛开这些数字,要是通俗点说的话,要让老百姓天天能看到蓝天白云,得等到什么时候?
曲格平:完成2017年的目标,只是我们环境治理迈出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再过5年,也就是到2022年,可能会好一些,在这个时候,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些企业的污染会明显减少,甚至污染物的曲线有可能会减缓或者下降。
再过5年,到2027年,不过基本把希望定位在2030年,环境保护会看到成效,污染严重的企业或者行业会得到有效遏制,环境保护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再过10年,到2040年,可能会出现一个比较好的局面。就算到2050年,要是能达到西方治理环境的水平,那也是相当不错的,中国太复杂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
4月14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详情如下:项目名称: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建设地点:忻州市河曲县建设单位: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环评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拟批准日期:2025-04-1
4月11日,本溪钢铁南芬选矿厂65t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脱硝EPC总包工程招标公告发布。南芬选矿厂65t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脱硝EPC总包工程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南芬选矿厂65t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脱硝EPC总包工程(BGBGKYGGZHG250411203854)招标人为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工程部工程管理,招
4月9日,天津象屿铝业有限公司烟气深度治理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本项目建设内容包含7套熔铝炉脱硝除尘系统及余热回收系统、2套保温炉炉门排烟除尘系统及附属管道。项目投资限价为5985.9万元。详情如下:天津象屿铝业有限公司烟气深度治理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天津象屿铝业有限公司烟气深度治
4月9日,罗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甸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全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黔南州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加快电网工程项
近日,由黄河鑫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攀钢集团工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的“电解及炭素系统脱硫改造项目”正式开工。作为国家绿色制造战略的重要实践,该项目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环保减排为核心,不仅标志着铝工业领域低碳转型的又一里程碑,也为区域经济高
4月8日,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详情如下: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第一章公开招标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
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综合能源供应岛2×660MW燃煤空冷机组项目脱硫系统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503088,招标人为陕西榆神能源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陕西榆
4月3日,历时3天的2025成都国际环保博览会暨中欧绿色低碳博览会(ECOMONDOCHINA-CDEPE2025)顺利落下帷幕。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ItalianTradeAgency,以下简称ITA)组织了14家意大利环保低碳企业组成意大利国家馆,展示了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4月1日上午,意大利对外贸易
近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文件明确,要持续深入推进蓝天保卫战。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改善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皖北空气质量提升攻坚。开展涉气工业企业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推进实施钢铁、水泥、焦化等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以及火电超净改造、燃煤锅炉淘汰等十大工程项目,推动
4月3日,建德海螺二线窑尾烟气脱硫设备供货及安装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本期拟对其5000t/d熟料生产线进行脱硫烟气工程改造,并达标排放。根据发包方提供的设计原始条件:风量原料磨开时:785000m3/h(暂定);介质温度(袋收尘出口):85~140℃;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正常≤10mg/Nm3,最大30mg/
【编者按】2024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国品牌重要论述十周年。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国向世界展示能源发展的新篇章,也为生态文明带来无限可能。十年奋斗,中国能源企业的发展导向、环境、业务、数量、体量、范围、价值观念等品牌要素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而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访市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位居汾渭平原15地市和关中7市区“双第一”,历史首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百名;岔口国考出市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优于国考2个
陕西省通报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典型案例:4月6日,我省3个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组分别进驻西安市、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渭南市(含韩城市)。进驻期间,各专项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发现了一批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出了一批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
隆冬已至,数九寒天。让群众温暖过冬,是能源和供热产业的头等大事。这个供暖季,在煤电油气的全力保供下,供热产业底气如何?打造政府省心、企业热心、用户舒心的清洁供暖长效机制有哪些抓手?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能源评论》采访时表示,供热产业目前已经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202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结果,其中,国家能源集团所属锦界公司三期扩建项目、印尼爪哇2×1050兆瓦燃煤发电工程、国华投资磴口100兆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龙源电力射阳海上南区400兆瓦风电项目、龙源电力陈所梁300兆瓦风电项目成功入选。此外,国家能源集团电科
日前,陕西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陕环执法函〔2022〕35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韩城市生态环境局,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为推进全省涉工业炉窑企业从注重末端治理向
为深入推进关中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目标全面完成,根据全省铁腕治霾工作点评会会议要求,3月上旬,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重点工作督导帮扶。此次督导帮扶主要是督促关中各市(区)全面完成生态环境部等17部委印发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趋势变化。一是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二是从单因子治理向多因子协同治理转变;三是从对常规污染物的治理向治理特殊污染物转变。
自2020年8月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开展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4家企业在钢协网站进行公示。
“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将在我国的碳减排任务中肩负更大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全体共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4月13日,由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等政府部门指导,有关行业组织和境外有关机构支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3)”和“第五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盛大开幕。
“让世界清新永驻”。走过20年历程的清新环境,从白手起家、行业新秀到技术领先、业界前茅,光阴见证不凡,未来前景可期。
据山东省政府官网10月26日消息,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免去孙守亮的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职务。闪电新闻注意到,孙守亮已出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官网显示,孙守亮现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闪电新闻还
编者按:曲格平先生是国家环保局第一任局长,全国人大成立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后第一任主任委员,第一位常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首席代表。他将联合国环境大奖的奖金捐出,成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90高龄的曲格平先生有感于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特撰此文,以抒情怀。今日刊发,以飨读者。党
4月29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图为黄润秋资料图这意味着,从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成立开始,新中国已经迎来了它的第六位国家级环保部门的部长(局长)。38年的春秋,中国已经走过了三代环保人。第一代环保人,以曲格平为代表,他们的主
疫情防控进入第二阶段,环保行业面临新的问题,行业生态平台“中国环博会”决定开设“智·愈——疫情之后环境企业如何闯天下?”系列访谈直播,探讨复工复产的话题。3月6日,在第一期直播当中,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表示,复工复产阶段,环境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链紧张。疫情防控使得运营
2019年底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势头凶猛,举国上下都在抗击疫情,救治病患,遏制病毒蔓延。抗疫的主战场无疑在医疗防疫系统,同时,环卫、污水垃圾处理特别是医废处置也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遏制病毒蔓延的重要环节。自疫情之始,大批水务、垃圾处理企业特别是医疗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诞生与发展的第46年。为此,《环境保护》杂志近期专访了原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曲格平先生。下面,让我们跟随曲老的讲述,一起回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拣拾那些难忘的历史片段
1970年-1972年:混乱中的萌芽1970年底周总理在听取了一位日本公害记者中野纪邦介绍日本“公害病”情况后,组织了一次报告会,请这位日本记者向各部委负责人介绍日本环境污染问题。周总理指示把日本记者的报告作为会议交流材料发给当年参加全国计划会议的人员。这是在我国国家级别会议上出现的第一份有
这40年,中国绿色版图不断扩大——从12%到21.66%,森林覆盖率几乎翻了一番。这40年,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人心——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共识。时光如梭。40年间,多少波澜壮阔的治山治水、治沙治污的动人故事,多少可歌可泣的追寻绿色、梦圆绿色的英模人物
此稿根据作者在2018年4月27日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第五期“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大讲堂”上的演讲节选整理而成;该文稿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文献中心《生态环境与保护》2018年11期“环境法规与政策”专栏全文转摘。对环境政策的理解1.1环境政策政治性很强所谓政策,是指政府或执政党、社会政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