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运维访谈正文

新能源友好接入技术和应用案例

2014-03-31 09:0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新能源电源结构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个层次,配电网智能管控技术,这张图上一层是分布式能源调度主站,中间层是分布式电源区域管控系统,再下面一层是接入层。分布式电源接入控制系统,从电网角度考虑如何对并网接入进行调度控制和主动管理,包括多方面功能。区域管控装置,分布式电源区域智能管控装置是多个分布式电站的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多样性负荷管控装置,多样性负荷智能管控装置开发了针对配电变压器负载调压、无功补偿、负荷控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其大用户交互动端接口模块,实现了多样性负荷互动。分布式电源并网接口装置。

智能微电网控制技术,智能微电网是分布式发电的高级形式,是分布式发电大规模接入的必然选择。若干年前有人跟我提微电网,当时想微电网有什么可做的,当时没太在意,过几年发现还是值得关注的,这几年我们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根据不同特性,分成几种形式:一种海岛地区的,远离大陆,但是跟大陆之间还是有些连接的;另外一种是高原偏远地区,小的孤网,包括农村的微电网,主要是讲清洁能源,以微电网形式接入,从城市配电网来说,还是加大新能源的开发。

对于微电网的运行,我们可以总结出“三大状态”、“四大过程”,所谓三大状态:并网运行、离网运行和故障检修。我们总结了四大过程:并网的启动,离网的启动,离并网的切换,由并网到离网的切换。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和开发,我们也形成了对于微电网整体的解决方案,对于小型的,只用微网并网接口装置就行了,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可能需要区域保护控制装置,需要微网的稳定协调控制装置的,再大的话,可能需要配置更多的设备,形成更复杂的管理系统。

微电网区域保护装置,适用于稍大一些的微网,提供微电网区域保护控制装置,对于整个微电网多条线路进行测量、监控、保护。微网稳定协调控制装置,更多的是从能量管理的角度平衡能量的口头,包括功率波动的频移、稳定的协调控制等等。

应用案例介绍,第一个案例,张北风光储示范工程,是国网非常重要的项目,联合发电协调控制方法,从技术研究的角度来说,对智能电网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案例,浙江鹿西岛海岛型微电网示范项目,国家863项目。第三个案例,祁连光伏离网型微电网示范项目,当地只有一点水电,通过增加光伏系统和储能系统,改善当地电力供应结构,解决枯水季和冬季的电力短缺问题。第四个案例,河北承德农网风光储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是比较重要的项目,村庄模式。第五个案例,杭州分布式电源接入控制系统,主要在嘉兴。还有一些小的项目,包括江苏溧水分布式发电示范工程,也是国网科技部重点项目,扬州智能电网示范工程,包括光伏、储能等等内容。

主持人:大家如果没有问题,我问一个问题,杨主任今天讲了很多微网方面的事情,我印象也很深,国网在微网方面的研究工作还是很有进展的,咱们国家对于微网和孤岛运行方面有没有成型的国家标准?

杨志宏:至少我没有这样的印象,这几年正在发展过程当中的,我没有印象。变电、调度环节研究的时间比较长,标准的修订比较快。之前征求过意见,我估计后续肯定要出相关的标准。

主持人:谢谢杨主任!再次以热烈掌声感谢杨主任所做的精彩演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查看更多>电源结构查看更多>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