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特高压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电代煤”

2014-03-31 09:25来源:新浪专栏关键词:煤电基地以电代煤燃煤电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未来通过跨区送电,特别是特高压电网,把煤电基地大规模建设的高效的、低排放的煤电输送到东中部地区,实现终端用能的“以电代煤”,将是特高压电网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从一次能源平衡的角度讲,大力推进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近中期减缓煤炭增长速度;远期逐步替代煤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电代煤”。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提出的首要措施即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表态用跨区送电治理雾霾。

特高压如何起到调整能源结构的作用呢?概括来说,是因为特高压输电能够大大改善我国煤炭消费结构和布局,推动“以电代煤”“电从远方来”。

特高压电网调整能源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调整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消费结构,二是为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消纳创造条件。

一、从终端能源消费的角度讲,“以电代煤”就是要改善我国煤炭利用的结构

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较快发展的时期,“以电代煤”在短中期内并不是用电代替煤炭、减少煤炭消费,而是主要体现在终端能源结构的调整上。

目前我国电煤占整个煤炭使用的55%左右,比重较低,不利于环境改善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国外,尤其是从发达国家来看,大多数电煤比重都在80%以上,美国更高达95%以上。

初步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终端煤炭直接燃烧大约8亿吨左右,其中占很大比重的粗放的、污染物排放大的煤炭利用方式需要转变,比如分散化的居民小煤炉用煤、冬季采暖用的小燃煤锅炉等等。这些煤炭利用方式的污染物排放控制很不到位,甚至没有控制,污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在8亿吨直接燃烧的煤炭中,有很大一部分未来可以转化成电力,发电完全可以做到污染物排放集中控制,而且排放控制非常高效。我国大容量、高参数燃煤发电的脱硫、脱硝、烟尘控制的效率都很高。

未来通过把目前终端低效、高排放的几亿吨煤转化为电后加以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污染物控制效果。未来我国煤电还要大规模发展,仅煤炭利用结构改善就需要新建两三亿千瓦的火电。初步判断,为适应电力需求增长,在2030年之前我国还要发展煤电,到2030年之后就主要是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了。

为改善东中部地区的环境状况,我国提出逐步降低东中部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严格限制新建燃煤电厂。一方面火电还要发展,不但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同时还要替代低能效、高排放的煤炭利用;另一方面在东中部又没有煤电建设的空间了。

因此,未来通过跨区送电,特别是特高压电网,把煤电基地大规模建设的高效的、低排放的煤电输送到东中部地区,实现终端用能的“以电代煤”,将是特高压电网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基地查看更多>以电代煤查看更多>燃煤电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