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评论正文

大限将至 火电厂环保改造能否一脚跨进门槛?

2014-04-01 11:05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邢飞龙关键词:脱硝技术催化剂五大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标准并非高不可及

采取合理控制技术可达标,低氮燃烧与SCR结合效果较好

近年来我国NOx排放量不断增加,酸雨污染已由硫酸型向硫、硝酸复合型转变,城市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趋明显。此外,NOx的排放控制要求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相比差距较大,GB13223-2003中NOx的浓度限值为450~1100mg/m3,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NOx排放限值一般在200mg/m3以下(欧盟现行的NOx排放限值为200mg/m3,美国为135mg/m3~184mg/m3,日本为200mg/m3)。现行排放标准已无法适应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火电行业环境保护要求,提高排放控制要求,控制火电 NOx 排放迫在眉睫。

业内一位电力专家表示,如果仍然采用旧标准中的限值,则在2012年~2020年(或更长)的期间内仍然只能达到发达国家2002年的水平,落后发达国家10年。

新标准大大加严了排放限值,但事实上,新标准也不是一项高不可及的标准。华能北京热电厂的燃煤锅炉,早在2007年就采用当时国内技术的脱硫、脱硝和电除尘装置,做到二氧化硫<15mg/m3,二氧化氮<50mg/m3,粉尘<15mg/m3,达到了新标准规定的最严格的重点地区排放特别限值。

“我们在制定每一项标准之前,都会进行大范围的调研和测算。这次新标准在制定前我们也参考了北京市的地区性标准。”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所所长武雪芳表示,“标准的制定就是要通过不断提高指标来推进整个行业的前行,要通过不断地提高标准来淘汰那些落后的设备和工艺。如果制定出的新标准每个企业都能达到,那这个标准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据了解,我国脱硝技术已取得一定突破。目前火电厂应用的脱硝手段有3种:低氮燃烧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和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低氮燃烧脱硝目前在300兆瓦以上新建机组都有应用,但脱除效率比较低,低氮燃烧技术能使电厂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达到300~400mg/m3,在这种情况下,再利用统一SCR脱硝就可以达到100mg/m3以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系教授郝吉明表示,“两者配合使用,催化剂的效率可达70%~80%,对于实现新标准的限值是比较可行的。”

在我国的电力结构中,火电约占电力装机的78%。由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仍存在一定问题,我国在短时间内淘汰煤电几无可能。据统计,2012年,我国火电行业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约占全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42%、40%;火电行业还排放了烟尘151万吨,约占工业排放量的20%~30%。作为大气排放的重头,面对近来频频发生的“雾霾天”,提高火电行业排放标准也就顺理成章了。

改造进度为何缓慢?

补贴电价可以弥补脱硝成本,但任务重、时间紧、资金使用集中

事实上,我国从“十一五”期间就开始了脱硫改造工作,由于标准相较于之前提高了一倍,在新政策出台后,电厂需要对脱硫设备进行二次改造;而对于脱硝而言,由于之前安装脱硝机组比例低,也就意味着在新政策出台的两年半时间内需将全国8亿千瓦的火电机组改造完毕。

“对火电企业而言,国家已经出台脱硫脱硝和除尘电价政策,不管是否可以全部弥补治理成本,发电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相应的工作。”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实施的情况看,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改造安排过于集中,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实施的范围广,协调难度大,改造投资大,资金使用集中,且承包单位的工作量相当饱满,加上受当地网调发电等因素影响,造成部分环保改造项目的设计、供货、施工进度等工作均受影响,对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等的影响也非常大。”

以脱硫为例,排放标准从400mg/m3到30mg/m3,只用了5年左右时间,但是按照老标准建设的脱硫设备寿命一般都是15年,企业为执行新标准,需要让还在服役期的设备提前退休,或者额外增加新的补充设备,成本巨大。新标准开始实施后,脱硝成为火电行业的必修课,新建机组开始执行100mg/m3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现有机组必须进行脱硝改造。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中,对脱硝设备改造和运行的经济成本有过预测:对新建和 2004 年 1 月 1 日~ 2011年12月31日期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现有燃煤火力发电锅炉全部实施烟气脱硝,对2003年12月31日前建成的火电机组部分实施烟气脱硝。则新标准实施后,到2015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8.17亿千瓦,若都安装高效低氮燃烧器和SCR,以老机组改造每千瓦脱硝装置投资为280元,新机组加装每千瓦脱硝装置投资为150元计,共需脱硝投资1950亿元。以每台机组年运行5000小时,每度电脱硝运行费用为 0.015元计,2015年需运行费用612亿元/年。到 2020 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 10.66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2328 亿元,2020 年需运行费用 800 亿元/年。

而在电价方面,2011年11月30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国家采取综合措施调控煤炭和电力价格》,明确指出自2011年12月1日起,对安装并正常运行脱硝装置的燃煤电厂试行脱硝电价政策,每千瓦时加价0.8分钱,以弥补脱硝成本增支。根据测算,一台60万千瓦机组,安装后端脱硝装备,给予0.8分钱/千瓦时脱硝电价补贴,脱硝设施回收期约7年~8年,毛利率约12.5%。“火电厂还是有利润的。”一位电力行业人士表示。

“根据我们的预测,新标准带动的环保治理和设备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600亿元左右,后面还会有一个巨大的运营服务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电厂的脱硫设施已经建成,基本格局已经确定,再进行改造,就会面临场地空间等问题。而对于一些环保设施设计有缺陷的电厂,可能会面临推倒重来式的改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脱硝技术查看更多>催化剂查看更多>五大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