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全球领先的信息和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3月31日发布了经审计的2013年度财报。报告显示,2013年公司各项业务持续有效增长,实现全球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净利润210亿元。
2014年3月31日,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2013年年报发布会上向媒体介绍华为公司战略和经营情况。
“受益于整体向好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及公司战略的有效执行,2013年华为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回顾过去,华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世界联接得如此紧密。这不仅在于,我们已经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近30亿人加入了世界的联接,让人们随时随地实现自由沟通与信息分享;这还意味着,今天这个联接的世界,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与力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商业文明、生产方式等进行全面的重塑。”
华为构筑的全球化均衡布局使公司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和消费者领域均获得了稳定健康的发展。2013年运营商网络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同比增长率为32.4%和17.8%,分别报收152亿元和570亿元人民币。从区域维度看,65%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中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840亿元,同比增长14.2%。
持续创新是公司有效增长的基础。在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创新的同时,华为加大了对基础科学技术和基础工程技术的创新投入,以保持在ICT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2013年华为研发投入达307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约12.8%,过去十年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1510亿元人民币。同时,华为持续推进全球化建设,进一步开放合作、整合全球优势资源,加大本地化经营授权,并成为对当地社会卓有贡献的企业公民。
“去年,华为发布了面向未来的SoftCOM网络架构,借助云计算等先进的IT技术和设计理念,引领和驱动网络变革和ICT走向融合,牵引公司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发展方向。”徐直军说,“信息社会的数字化重构给ICT行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华为将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与客户、合作伙伴一道,全力打造全球最高效、整合的数字物流系统,让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促进全面自由地沟通分享与思想交流,推动科技、产业及人类互动方式持续演进,创造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展望2014年,宏观经济会继续复苏;超宽带、移动宽带特别是LTE的普及和发展,为电信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智能终端将成为人的感官系统的延伸,成为“数字元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IT转型和全社会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重构,将使ICT成为未来企业的生产系统和核心竞争力。
徐直军说:“这些有利的因素,都预示着2014年将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个起点不仅仅是华为的,更是全行业的。今天,华为依然是一家年轻的公司,ICT仍然是蓬勃发展的行业,联接的世界已然释放出了最富想象力的机遇,我们将继续在聚焦战略、简化管理的同时,力促有效增长,构筑公司面向下一个十年新一轮发展的基石,特别是建立华为在企业市场的领导地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重要会议,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刻揭示了新型能源体系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5月9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带队到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双方举行工作座谈。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董事长牟俊主持会议。华为公司川藏区域总经理鲍歌堂,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昊,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阳出席会议。牟俊对侯金龙一行到
“五一”假期期间,在河北省永清县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二期项目内,30条全自动分拣线高速运转。恰逢换季与出行游玩高峰期,消费者频繁网购服装、出行装备等商品,这几日,圆通速递北方总部基地的日均操作量高达550万件。“自去年底全自动分拣线投产以来,我们快递的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000万件,产能和
[德国,慕尼黑,2025年5月6日]在IntersolarEurope2025期间,华为数字能源举办“光储融合,智构未来”的智能光伏战略和新品发布会,吸引约300名全球客户和伙伴共襄盛举。此次发布会聚焦全场景构网和高质量发展,重点发布面向大型储能电站、微网、工商业和户用场景的新一代构网型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引
2025年4月,内蒙古电力集团售电量277.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95%;区内售电量241.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7%;外送电量3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51%,9家盟市供电公司售电量全部实现正增长。售电量与外送电量增速双超10%背后,是各部门和各单位将售电量做为第一指标,紧紧围绕“稳存量、拓增量、挖
4月29日-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举办。在国家“双碳”战略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4月30日,以“共建绿色城市新生态”为主题的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峰会在福州市海峡国际会展中心5号馆成功举办。本次峰会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路径等重点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7日-2025年4月30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65MW/100MWh!广东韶关市浈江区首个电网侧独立储能站开工4月25日上午,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国粤(韶关)电力有限公司举行。该项目由广东电网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与国粤(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5月13日,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全文如下: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
5月12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此次申报范围包含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五类,所申报技术装备已有成熟应用案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政协代表关于完善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人才体系相关的建议答复函。文件指出: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有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鼓励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原文如下: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各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科研单位院所、行业协
2025年4月28日,从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获悉,CIGRE已正式批准成立电力光通信工作组(WGD2.65OpticalTransportCommunicationNetworksforElectricPowerUtilities),这意味着在电力领域将依托光通信工作组,开展一系列产学研用等工作,为加速数智电网建设添砖加瓦。同时,CIGRE针对低压台区配电领域成立
5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等。全文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北极星环保获悉,4月2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一键操作实现核电机组自动化启停,200万组/秒的数据流全天候捕捉设备“生命体征”,核电厂融合通信网络让信息传输驶入高速公路……记者从4月27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获悉,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正式发布,对我国核电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与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派格”)再次就深度合作进行洽谈。华为数字政府水利农业系统部部长鲍鹏云,上海政企区域总经理李飞等出席;威派格董事长李纪玺,研究院院长薛浩以及多位研发人员参与交流。双方旨在共同推动智慧水务行业的发
9月3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公司总部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会谈,双方就携手促进能源产业绿色低碳智慧升级,打造业界创新标杆进行深入交流,并见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宋海良对胡厚崑一行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华为长期给予中国能建的关心、支持,并介绍了中国能
近日,202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风能发电系统技术委员会(IEC/TC88)全体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1个国家的80余位风电标准化领域专家参加了会议。运达股份信息专家连续三年以召集人身份参会,并代表中国积极发声。IEC/TC88是专门
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确立了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为主体地位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主要集中于我国地广人稀区域,呈现资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特点。特高压输电作为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手段,横跨大江南北,沿线经过山林、草原、沙漠等各类地形复杂的无人区,需要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检等数字化智能
1月19日上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与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高投集团)等经营者收购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桥公司)股权案”。具体交易概况为,华为与成都高投集团等经营者拟共同收购鼎桥公司100%的股权,鼎桥公司主要从事行业
第24届东亚及西太平洋电力工业协会(简称“亚太电协”)大会期间,华为推出小型化OTN解决方案,重点展示电力输变电通信网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演进,打造无需光层、十倍带宽、安全可靠和最优TCO的核心价值点,铸造电力生产网演进利器,为构建安全稳定可靠面向未来的电力通信网提供重要支撑。华为公司副
近日,国网宁夏信通公司积极推进电力5G轻量化模组及无线公网管理模块项目建设,确保无线公网管理模块如期上线试运行。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方向,为智能电网发展提供了一种更优的通信解决方案,尤其是网络切片、能力开放两大创新功能的应用,将改变传统业务运营方式和作业模式,为电力行业用户
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伴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到21世纪初期,电力信息化建设已实现规模化,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得以广泛应用。各电力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由操作层向管理层延伸,从单机、单项目向网络化、整体化、综合性应用发展,从局部应用到全局应用,从单机运行发展到网络化运行。经过几十年信息化建
河南省政府及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响应国家“双碳”目标,积极推动光电、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探索乡村振兴新动能,推动农村资源能源化、用能低碳化、能源智慧化、发展普惠化转型。新能源的发展加速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也对电能计量领域通信联接技术的网络规模、业务带宽及通信的分钟级采集实时能力提出
12月6日获悉,新型电力系统5G-A(5G-Advanced5G的扩充与增强)创新应用实验室在上海成立。该实验室由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将在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推进电网业务数字化转型、联合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应
“无人工厂”24小时不间断生产、“机器人同事”包揽重活累活、“透明化生产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幕点击鼠标,便可指挥千里之外的工厂生产……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呈现如此场景。这是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的缩影。我国正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当前,工业互联网平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