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水电水力发电评论正文

“解决中国心肺之患 水电发展不能耽搁”(2014世界水日水与能源系列报道(二))

2014-04-02 09:19来源:中国能源报 记者:胡学萃关键词:清洁能源水电开发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07年联合国调查显示: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文明程度与水电开发紧密相关,与水资源开发程度和水库蓄水能力成正比。世界人均库容580立方米,发达国家是3184立方米,发展中国家是500立方米以下,我国仅为520立方米。世界水电平均开发程度35%,发达国家是70%,欠发达国家地区的水电开发程度普遍较低,我国仅为34%。“所以,水电开发程度不仅从来没有警戒线,反而是越高越好。”王亦楠说。(详见表一、表二)

王亦楠认为,正因为我国人均库容比较低,洪涝灾害频频发生,我国应对洪旱灾害的能力较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我们水能资源量世界第一,水电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仅为17%,比世界平均水平低了4个百分点。我国煤炭资源量世界第三,煤电比重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我国技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相当于13亿吨原煤,目前每年只利用了4亿吨原煤,而其余相当于9亿吨原煤的水能资源白白付之东流,非常令人痛心。”

新能源发展离不开水电

王亦楠表示,水电发展滞缓导致我国在国际上承受的气候压力越来越大。“要实现45%的国际减排承诺,中国水电首当其冲,承担着最大的份额。“如水电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利用,那么我们至少要在目前的基础上每年多减排20亿吨二氧化碳。”

她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风能、太阳能获得大规模的发展也需要水电。“因为水电是非常好的储电和调峰设施,可以弥补风能、太阳能的间歇性缺陷。”对此,王亦楠的解释是:我国大规模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均远离能源消费中心,需要远距离输电。沿着中国几条大江大河分布的许多水电站也同样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随着“西电东送”的规模越来越大,中西部地区的水电位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和用电中心之间,可以肩负起负荷平衡的责任。在未来的电力市场中,水电这种灵活的“开关能力”将成为电网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但王亦楠担忧的是,在国际社会已经对水电正本清源的当下,妖魔化水电在我国却形成了市场。“世界银行曾经一度停止了水电贷款,但从2004年之后,不仅恢复水电贷款、还加大了水电投资力度。联合国每三年一次的水资源报告,每次都强调发展中国家要加大力度建立水库大坝。但是我国却很少听到这样的宣传,反而是妖魔化误导依然在主导社会舆论。”

“水电发展不仅仅是解决心肺之患的问题,还是解决水资源短缺、解决洪涝灾害的需要,是拉动经济增长、落后脱贫的需要,是解决我国风能太阳能大规模外送瓶颈的需要。”王亦楠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清洁能源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