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产业企业正文

大唐煤制气项目触雷停产:60公里外一股刺鼻嘎斯味

2014-04-03 11:52来源:华夏时报关键词:煤制气大唐五大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试错学费?

虽然初步找到了意外停产的症结,但不可避免的是,大唐将为其克旗项目的试错交一笔高昂的学费。

大唐煤制气项目一位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透露,总投资257亿元的克旗三期项目共48台气化炉等一系列配套装置和公共设施建设。而已完成投资165亿元的一期工程大概拥有16台气化炉以及空分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甲烷化合成装置等诸多设备。

根据大唐发电此前的公告,克旗煤制气项目分为试运期、递增期及高产稳产期三个阶段,其中递增期的第一系列、第二系列的年合同量分别为12亿立方米、25亿立方米,高产稳产期的年合同量为40亿立方米。

万博资讯产业研究院能源分析师朱彦冰告诉本报记者,煤制气项目比一般的制造业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前期工程资金投入量大,回报周期更长。

万博资讯产业研究院研究数据显示,煤制气项目的回报周期在7.5年左右,存货周转天数在10-20天。就其收益来说,煤制气项目可以获得的净资产收益率在8.08%,销售净利率在11.25%。举例比较,陕天然气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06%,销售净利率为10.41%,存货周转天数只有8天左右。

但这类动辄投资数十亿、几百亿元的项目,设备一旦投产后再停产便会损失惨重。一位多年浸淫于煤制气领域的业内专家分析称,165亿元的一期工程中除了公共设施的建设资金外,投资在设备上的资金达百亿元以上,而这些设备一旦投产便会有高昂的设备折旧费。

上述专家补充道,另外,加上停产以及人员中毒事故的直接损失,还有事故修复和环保处理待检等一系列的成本都将体现在资金投入上。累计得出,大唐克旗项目的停产将导致每天上百万元的损失,截至目前,已经停产有80天左右了,累计损失已约8千万元。

让该专家颇为痛心的是,大唐煤制气如今“木已成舟”,克旗和阜新两个项目所有的气化炉都是鲁奇(Lurgi)碎煤加压气化技术,这意味着煤质与气化炉不适应情况普遍存在,气化炉内壁腐蚀将成为其总投资达500亿元以上两项目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更多“隐形雷”

一度被60多个项目中的绝大多数奉为“成功版本”、准备进行“批量复制”的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意外停产,给整个煤制气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裴兴社告诉记者,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在新疆的煤制气项目目前处于安评、环评的前期筹备阶段,大唐克旗煤制气项目的问题值得反思,目前我们想在建设之前好好论证,对煤腐蚀气化炉内壁的问题进行专项评估。

一边是到2020年国内天然气缺口预计将达800亿立方米,一边却要迫切治理大气污染。

国家曾一度收紧煤制气审批,2013年迎来史无前例的“宽松”,去年下半年有7个煤制气项目一起获得发改委“路条”;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总投资1830亿元、中国最大的煤制气项目——新疆准东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已获得国家放行,并计划于今年开春开工建设,力争2017年上半年全面建成投用。

统计资料显示,在2011年之前,国家发改委仅核准了大唐内蒙古赤峰、大唐辽宁阜新、汇能鄂尔多斯、庆华新疆伊犁等4个煤制气项目,年产能共计151亿立方米。

而根据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2013年9月,国家发改委共计审批煤制天然气项目19个,年产能达771亿立方米,远远超过《天然气发展“十二五”规划》中“150亿-180亿立方米”的规划要求;其中,2013年以后审批的项目产能高达620亿立方米,占总产能的80%以上。

如果把各地建成、在建或拟建的煤制气项目加在一起,截至2013年10月,一共有61个,年总产能达到2693亿立方米。

朱彦冰说,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煤制气投资冲动的驱使下,很多项目在没有认真论证工艺适用性和项目经济性的前提下就匆忙上马,建成投产后会面临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目前我国煤制气关键技术还需从国外引进。

煤炭专家李朝林则对大型煤制气项目都位于水资源缺少的西北部表示了担忧:“煤制气的发展面临着碳排放和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处理的环保压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制气查看更多>大唐查看更多>五大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