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国际正文

日本是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

2014-04-08 10:39来源:《法人》 作者:李蒙关键词:治理大气污染日本防止排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垃圾量以每年近5%的速度增加,逼近了焚烧处理能力的极限,川崎市于1990年发出《垃圾紧急事态宣言》,为推进垃圾减量和回收利用,采取了各种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川崎市建立了垃圾的每日收集、全量焚烧系统,成为垃圾处理先进城市。从2009年开始,政府希望市民每人每天排出的垃圾减少50克,垃圾焚烧总量每年削减8万吨,将废弃物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量削减35%。这一号召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连续几年都完成了任务。

从2003年起,川崎市针对PM2.5以及粒径2.5-10μm的颗粒PM(2.5-10)在市内的6个基地进行连续监测,分析浓度和各种颗粒所带的碳、离子和金属成分。在2009年制定的环境标准中,川崎市要求对细颗粒物(PM2.5)等采取防控措施。

川崎对未来的构想

川崎市面积为144平方公里,到2014年1月1日止,人口145万人(居全国第9位,连续10年人口增加率全国第一,其中华人华侨近万人),68万户,市内总产值52000亿日元,主要产业以钢铁、精密机械、石油化工为主。可以说,川崎处处是企业,处处是工厂,但就是没有污染。全市告别了煤的使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0。

川崎有全日本1%的人口、80%的企业都在临海工业带,炼油、电机、化学、钢铁、运输机械合占工业产值的80%,温室气体排放量却只有全国总量的2.2%,无疑在全日本是最棒的。这里街道整洁,碧海蓝天,草木葱茏,完全是一座海滨花园城市。

为了应对地球变暖问题,川崎市制订了《川崎市防止地球变暖对策的推行计划》,2010年4月起施行,依然采取总量控制的方式,降低全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可再生能源等的使用”,在川崎市的浮岛和扇岛建设总量为2万千瓦的兆瓦级太阳能发电站。

1997年,川崎市提出了以临海地区(约2800公顷)为对象的“川崎生态城规划”,作为日本首个生态城地区获得了政府的批准。2001年,川崎提出“国际环境特别区”构想后,川崎市规划的“零排放工业园区”、“零废弃物工业园区”等都得到国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市政府将该区域内原有的工厂迁走,再以“零排放”的目标召集有意愿的重工业企业迁入,重新建设利于环保和循环再利用的基础设施和厂房。现在那里聚集了造纸、钢铁、锻造加工等14家工厂。“零排放”是个美丽的口号,但也是个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目标,但这14家工厂确实已经把排放降到了世界最低水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我们热议英国是如何从伦敦烟雾事件中走出来、美国是如何解决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时候,日本防治大气污染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借鉴。工业城市的先驱者,环境城市的先行者,川崎就像一面镜子,可以为我国的环境措施和政策制订起到借鉴作用。川崎也是一个榜样,可以增添我们战胜污染改善环境重回碧水蓝天的信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治理大气污染查看更多>日本查看更多>防止排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