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特高压交直流激辩再掀新高潮

2014-04-09 14:22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王长尧关键词:特高压清洁能源交流特高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特高压尚未问世前,交流与直流便已经“开战”。

百年前,特斯拉继爱迪生发明直流电(DC)后不久,发明了交流电(AC),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交流发电机,创立了多相电力传输技术。在这之后,两位19世纪和20世纪的天才而多产的发明家之间展开了影响至今的“电流大战”。

百年后的今天,我国为特高压输电交直流问题展开论证、各抒己见。

在4月2日,2014电力规划发展论坛在京召开。会上,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并未回避近期争议不断的特高压线路建设问题,而是披露了“五纵五横”27条特高压线路的最新规划进展。

而与此同时,从3月份两会期间到现在,关于特高压交直流高压线路建设与否的争辩愈发激烈,主流电视台、报刊、网站等传统媒体,甚至包括微博、微信等自媒体都加入到了特高压交流的存废与否、安全性能等问题的“激辩”之中,无论老一辈还是新一代的电力人,都将自身观点明明白白的表达了出来。

双方你来我往,围绕交直流特高压辩的不可开交。

焦点一:特高压能治雾霾吗?

支持方:治理雾霾需要特高压解决以煤代电和运输清洁能源

刘振亚:发展特高压电网 破解雾霾困局

治理雾霾,根本出路是能源发展转方式、调结构。重点是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电源结构和布局。

发展特高压电网,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能可开发资源6亿千瓦左右;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资源分别超过25亿、27亿千瓦,相当于18亿千瓦常规火电。如果全部有效开发这些清洁能源,将显著改善我国能源结构。

长远看,依托特高压电网,形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电为中心的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将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大气污染问题。

白建华:特高压是治理环境污染的牛鼻子

未来通过跨区送电,特别是特高压电网,把煤电基地大规模建设的高效的、低排放的煤电输送到东中部地区,实现终端用能的“以电代煤”,将是特高压电网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内容。从一次能源平衡的角度讲,大力推进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发展,近中期减缓煤炭增长速度;远期逐步替代煤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电代煤”。

蒋莉萍:特高压、智能电网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国家治理环境污染,要求电力受端地区减少燃煤,并加大终端利用的电能比例。这就意味着,受端地区区内供电能力将有所减弱,而用电量反而增大,这就需要更坚强、更智能的电力系统,实现跨区送电。我国能源资源逆向分布,决定了跨区电力输送不可避免,特高压技术为提升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发挥电力系统在现代能源供应体系中的作用,提供了解决策略。

反对方:雾霾治理缺乏科学依据,只是发展特高压的借口

曾德文:交流特高压治雾霾缺乏科学依据

根据试验工程建设的实例及其已经开展的大量后续工程前期研究工作成果,从输电能力、经济性、安全性等诸方面分析,交流特高压输电不是“大容量、高效率、远距离”的输电方式,近、中长距离不如超高压交流(500千伏)和超高压直流(±500千伏或±660千伏),远距离不如特高压直流,在技术经济上完全没有竞争力;作为特高压电压等级,交流特高压工程的输电能力很低、经济性非常差,采用交流特高压构建的“三华”同步电网更存在严重安全高危风险隐患。因此,建设交流特高压工程的输电通道方案是不可取的。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交流特高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