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们用的煤电会更清洁,“绿电”会逐渐唱主角
在确定需要“电从远方来”之后,来的是否是清洁电,就更为人们所关心。
无论从国家宏观的能源战略、环保政策还是西部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来看,大型煤电和清洁能源基地的高效开发与利用已在政策和技术层面逐步落实,“小火电”已无生存空间,更不可能在将来无序增长。
小火电早就是“人人喊打”,大型能源基地才是主力
近年来,我国小火电处于“人人喊打”的状态。小型火电机组是指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5万千瓦及以下的火电机组、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且运行满20年的常规火电机组。它们装机容量小,难以对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污染排量也大。关停拆除老旧小火电,集中开发大型能源基地已成为国家的基本能源政策。“十一五”期间,我国共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年初的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447万千瓦,淘汰落后煤矿1874处、产能约2亿吨。
这次会议还特别强调,稳步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比重达到90%以上,大型煤电基地外送装机规模占全国火电总装机的比重达到7.6%。
大型煤电基地加速开发的同时,一批跨区、跨省输电工程相继建成投运。目前,我国已建成的3项输送煤电直流工程中,无论是±500千伏呼辽直流、±660千伏宁东直流还是±800千伏天中特高压直流,配套煤电项目单机容量均不低于60万千瓦。从国家已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跨区输电工程配套电源看,目前,已获得路条的3项特高压工程各自可选择的配套煤电项目中,也没有一个煤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小于60万千瓦。
通过大批关停小火电、上马大型煤电基地,火电装机容量结构将得到优化,效率高、排放少的大容量机组比例升高,能耗高、污染重的小机组比例下降。
政策奖惩分明,力促燃煤清洁化
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还要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
2014年4月3日,国家发改委与环保部公布了《燃煤发电机组环保电价及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燃煤发电机组必须按规定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环保设施,其上网电量在现行上网电价基础上执行环保电价政策。同时,发电企业必须安装运行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和电网企业联网。
也就是说,在当前政策下,无论是在建还是已建成的燃煤电厂,也无论其规模大小,都必须为发电机组安装脱硫、脱销和除尘环保设施。这些措施的出台可见国家严控燃煤污染的决心。
为鼓励燃煤电厂安装环保设施,2006年来,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脱硫电价、脱硝电价等一系列环保电价政策,并规定,如果发电企业一年中有20%的时段超过规定排放限值1倍及以上的,将面临最高1.35亿元的罚款。
“必须坚持优化发展煤电,高度重视煤炭发电的绿色发展。”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魏昭峰在2014中国清洁电力峰会上倡议。他建议,在中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鼓励煤电一体化开发,建设若干大型坑口电站。优化煤电布局,在高度重视水资源及环境资源制约的基础上,主要布局发展煤电基地。此外,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大力推行清洁煤发电技术。
目前,全国脱硫机组装机达7.5亿千瓦,超过火电总装机的90%。
清洁能源集中开发,特高压有序消纳
“随着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信息和网络技术不断突破,以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兴起。”全国政协常委、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他表示,我国应加快发展清洁能源,重点是加快开发大型水电、大型风电和大型光伏发电基地,高效有序发展各类分布式清洁能源。
我国七成以上的清洁能源集中分布在西北部地区,适于建设大型能源发电基地。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和水电大国,光伏增长速度也是全球最快。截至今年3月底,西北清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已达西北电网总装机量的40%。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达30.6%,较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按照年初部署,在整个2014年,新核准水电装机2000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1800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400万千瓦,新增核电装机864万千瓦,力争将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0.7%,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2.7%,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以下。
中电联预测,到2030年,全国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5.2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50%。
随着清洁能源的发展,今后特高压输送的将不仅仅是大型煤炭基地的电能,还包括大量风电、水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电能。作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特高压通过与智能电网技术的结合,能够高效接入和传输煤电和清洁能源,让它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消纳,从整体上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和环境污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浙江省间电力交易电量突破500亿千瓦时,达到571.3亿千瓦时。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同时又是个经济大省。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预计今年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3亿千瓦,全年用电量超过7200亿千瓦时,而这其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39号)。通知明确三个阶段:工作部署阶段(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至3月31日)、对照落实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评估总结阶段(11月1日至12月1日)。电力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任务细化表中指出,要求坚持团结治网,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特变电工电装集团沈变公司研发的22项输变电新产品日前顺利通过国家级鉴定,其中1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6项新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新的重大突破。鉴定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维江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正式动工建设。据国网浙江电力消息,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其也是中国能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x2014;#x2014;甘肃-浙江#xB1;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环山乡双林村正式动工建设。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不仅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也是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工程
2月21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信息化局、能源局联合召开“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3年底,全盟新能源并网装机容量达1971万千瓦,位居全国地市级第三,年绿色发电量378亿度,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预计2025年全盟新能源总装机规模将突破3000万千瓦,全产业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龙年已过,蛇年已至。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特高压项目建设屡屡创新。在2024年年底,我国首个高海拔特高压交流工程#x2014;#x2014;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该工程能有效承接四川省川西甘孜、阿坝地区水电等清洁电能外送,保障成渝负荷中心用电需要,推动社会发展。像川渝特高压工程一样创下“首个”记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低碳电力能为绿色产业提供必要的能源支持,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当前,我国电力
青藏高原,世界首套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在变电站“上岗”,提升阿里电网、那曲电网供电能力;福建福清,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传动链平台建成投运,填补我国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地面试验检测能力空白;安徽合肥,世界首座220千伏量子应用示范变电站建成投运,量子技术在电力行
3月19日,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召开2025年招商引资工作启动大会,签约45亿元新能源项目。活动现场,青海同仁新型压缩空气储能及风光互补国家级高原示范型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签约。同仁市委副书记、市长赵建国代表同仁市人民政府与中湘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签订招商
1月14日,《新闻联播》报道指出:新年伊始,我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在江苏电力调度大厅,刚刚从四川买入的30万千瓦电立刻并入电网,缓解了用电高峰期的压力。什么是电力市场?对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何意义?今天给您说道说道。(来源:微信公众号“苏电牛思”)什么是电力市场电力市场是各
构建受端电网大消纳场景走好绿色低碳转型之路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立足浙江“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特征,发挥浙江“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能源智慧调节枢纽”的基础优势,紧扣绿色、安全、经济转型方向,创新提出要构建大受端下大消纳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立足浙江“山海多能互补电源集群”特征,发挥浙江“区域电网互济枢纽”和“能源智慧调节枢纽”的基础优势,紧扣绿色、安全、经济转型方向,创新提出要构建大受端下大消纳、大枢纽下大调节、大经济下大支撑等三大省级
近期,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长江以北大部地区气温下降,华北、东北部分地区降温降雪,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单日降幅达10~16摄氏度。面对大范围寒潮影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今冬明春保暖保供工作部署,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强保暖保供配套电网建设,做好重要线路设备巡检
近日,中国电建湖北工程公司承建的中电建金昌200兆瓦风电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位于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北部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200兆瓦,安装32台6.2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建设30兆瓦/120兆瓦时储能系统,新建一座110千伏升压站及1回约12公里的110千伏送出线路。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4
锦绣西部,山川如画。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从这里奔腾而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交错分布,地形起伏大变化复杂,水能资源极为丰富。铁塔耸立,银线飞架。奔涌不息的波涛,化作清洁电流驰骋于神州大地,为经济社会贡献澎湃动能。这,就是西电东送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源保障和安
近日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自2015年首次实现“藏电外送”以来,至今年9月30日,西藏累计实现清洁电能外送154.22亿千瓦时,覆盖华东、华中、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47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324万吨、二氧化硫约36万吨。全区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99%,基本实现全清洁
9月10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张家口坝上500千伏变电站及扩建工程投产。该工程能够满足585万千瓦新能源接入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张家口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冀北电网又新增一条新能源外送大通道。回望75年的光辉历程,冀北电网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见证着电力工业的大发展,筑起了守护京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方向,强调要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能源高效可靠消纳的主要载体。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积极落实《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立足浙江“一
浙江舟山,闻名华夏的海天佛国、渔都港城,在“世纪追光”的星移斗转、潮涨潮落中,突破了传统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风光潮”绿色能源开发的特色道路。风起潮涌海洋送来绿色电舟山岱山县大长涂岛南面滩涂上,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通过电网送入千家万户。这是华东地区
【编者按】2024年,是“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十周年,也是中国品牌重要论述十周年。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国向世界展示能源发展的新篇章,也为生态文明带来无限可能。十年奋斗,中国能源企业的发展导向、环境、业务、数量、体量、范围、价值观念等品牌要素都发生着巨大变化,而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访市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位居汾渭平原15地市和关中7市区“双第一”,历史首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百名;岔口国考出市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优于国考2个
陕西省通报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典型案例:4月6日,我省3个大气污染治理专项督察组分别进驻西安市、咸阳市和杨凌示范区、渭南市(含韩城市)。进驻期间,各专项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发现了一批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出了一批在推动大气污染治理中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
隆冬已至,数九寒天。让群众温暖过冬,是能源和供热产业的头等大事。这个供暖季,在煤电油气的全力保供下,供热产业底气如何?打造政府省心、企业热心、用户舒心的清洁供暖长效机制有哪些抓手?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在接受《能源评论》采访时表示,供热产业目前已经
近日,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2022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评审结果,其中,国家能源集团所属锦界公司三期扩建项目、印尼爪哇2×1050兆瓦燃煤发电工程、国华投资磴口100兆瓦光伏治沙储能竞价项目、龙源电力射阳海上南区400兆瓦风电项目、龙源电力陈所梁300兆瓦风电项目成功入选。此外,国家能源集团电科
日前,陕西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详情如下: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2022年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回头看”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陕环执法函〔2022〕35号各设区市生态环境局,韩城市生态环境局,杨凌示范区生态环境局:为推进全省涉工业炉窑企业从注重末端治理向
为深入推进关中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任务目标全面完成,根据全省铁腕治霾工作点评会会议要求,3月上旬,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重点工作督导帮扶。此次督导帮扶主要是督促关中各市(区)全面完成生态环境部等17部委印发的《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经历了三个趋势变化。一是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二是从单因子治理向多因子协同治理转变;三是从对常规污染物的治理向治理特殊污染物转变。
自2020年8月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开展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进展情况公示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4家企业在钢协网站进行公示。
“双碳”目标下,煤炭行业将在我国的碳减排任务中肩负更大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全体共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画卷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