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监察市场正文

首年履约期至 中国碳市流动性盘查

2014-04-22 10:04来源:21世纪网 作者:张晴关键词:碳市场碳交易深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市场规模影响每日流动

同时,在每个交易日的市场运行中,市场总体量对于交易量也有着重要制约。从总量上看,各试点差别较大。2013年,广东省配额总量约3.88亿吨,使之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碳市场;湖北省配额总量(2014年)为3.24亿吨,成为世界第三大碳市场。此外,上海碳市场配额约1.6亿吨,深圳约0.33亿吨,北京约0.5亿吨,天津据悉发放了1.6亿吨配额;6个市场总计年配额约为11亿吨。

此外,同样的市场规模下,纳入企业的数量多少影响着每个参与者手上可支配的配额多寡。从目前看来,国内试点纳入企业最多的正是配额最少的深圳(635家)和北京(约490家)。此外,上海纳入191家,天津114家,总量最大的广东和湖北分别为242家、138家。

按照这种情况,在平均配额量较小的情况下,单笔成交量必然受到影响,而如果市场培育不够充分、企业无法充分参与的话,想要提升市场流动性势必更为困难。

不难看出,湖北市场在开市首日就能产生51万吨的交易,与3.24亿的市场规模和由此产生的近800万吨拍卖空间关系紧密。同样,广东市场能够在成交首日创下当时记录,单日成交12万吨,接近提前半年启动的深圳市场累计成交量75%,也要部分归功于其巨大的市场体量。

反之,目前体量最小的深圳、北京两个市场,则很难在成交量上有所突破。除开市首日外,深圳市场只有两天成交量超过一万吨,北京则最多也不超过4000吨。

不过,这一特点是由各试点不同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因此,在单个主体排放量较少的情况下,扩大纳入范围、降低纳入门槛以扩大整个市场规模就成为促进市场发展的重要一步。

目前,部分试点已经明确提出将强制控排企业的纳入范围扩大,从控排企业层面入手增加市场规模。可见主导者已经认识到,扩大规模是做好市场的一个现实需求。

履约期供需关系起作用

而随着履约期的到来,供需关系则成为影响流动性的关键一环。通常来说,供需关系对市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上,但对国内碳市场而言,供需关系对流动性的影响同样重要。从试点经验来看,就单个企业而言,如果配额能够与排放量匹配甚至富余,企业的交易意愿非常低,并不愿意去费心管理;同时,对投资机构及投资者而言,如果判断市场供大于求,也不会轻易入市交易。

在这一点上,上海市场是一个较明显的例子。2月份以来,总体发放偏紧的上海市场成交量总体上涨,日成交量甚至达到过45000吨。由于上海市场目前全部为控排企业交易,因此成交量能够直接反映配额刚性需求,显示配额发放较为合理。同时横向比较而言,上海企业在碳资产管理方面意识较为先进,很多企业都能够很好地计算出自身的配额盈亏状况,因此随着核查的推进,有缺口企业为了履约,交易开始增多。

而反观其他试点可以发现,虽然深圳、天津两个市场此前较为活跃、流动性表现相对较好,但在核查履约期来临时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成交量上涨,反而有所下降。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为市场活跃时企业已在前期完成交易,但同时也在考验配额发放的科学性。对投资机构和个人而言,参与交易的目的是获利而不是持有,因此配额最终还需回归企业履约,企业需求在履约期将成为流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三个因素之外,市场价格也是相关因素之一。湖北市场的经验表明,市场启动价格对流动性同样有所影响。4月3日,湖北市场上共产生30多万吨的卖单,相对较低的启动价格是市场活跃的重要原因。大量买单表明,当时湖北市场价格仍然低于预期,机构、个人参与者对价格有更高判断,引发旺盛需求。

此外,企业和投资者的培育程度、交易系统的便捷性、市场透明度等因素也在对市场流动性起着共同作用。

对中国碳市场而言,流动性影响着市场价格发现的能力,从而影响到碳市场减排倒逼机制的发挥。但更为急迫的是,流动性不足还将严重影响企业履约。目前,有部分试点的部分企业配额缺口达到数十万,但在目前的流动情况下,企业所缺配额将难以全部从市场上获得。

不过,在当前环境下,第三方碳资产管理公司的参与将成为市场机会。通过代理多家企业交易,碳资产管理公司可以较为容易地帮助企业完成履约,同时从中获利;而更多专业机构的参与也会使得市场更为活跃和理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流动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